转基因都可留种,连中学女生都懂(2 / 4)

反覆覆的说,转基因种子不能留种什么的。这也成为他们反感转基因的一大理由。但是,我作为一个中学生——是的,我是一个上中学的女孩子,一个体育课代表——都知道转基因是可以留种的。而之所以不能留种,是因为同时采用了杂交育种技术。每一个上过高中生物课的同学,都应该知道这些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如果你居然不知道,只能说你学习的太不扎实。这些不算高深莫测的知识,都是高中阶段就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啊!连我一个体育课代表都懂呢!

每次我遇见他们做这样的提问,我都会耐心的向他们解释,告诉他们,几乎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是可以留种的。实际上,转基因不但可以留种,而且还能帮助原本不能留种的杂交作物留种。

我阅读相关科技资讯,得知,作物在受精后胚珠的发育,其实是依靠一个基因BBM1的激发的。有意思的是,在花粉精子中BBM1是有表达活性的,而在未受精的卵细胞中BBM1则不表达。在自然条件下,花粉精子中的BBM1表达产物,在受精后会激活卵子BBM1的表达,从而开启胚发育的过程。通过转基因以及基因编辑手段,科学家们让卵细胞中的BBM1直接就能表达,那么这个时候,不需要受精过程的发生,卵细胞就能发育成胚——即幼小的植株。卵细胞是单倍体细胞,即使它能够绕过受精过程发育成胚,产生的植株也是单倍体,因此必须还要绕过减数分裂这个难关。好在,科学家们发现,只要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中的三个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就能让水稻的生殖原细胞的减数分裂变成有丝分裂——这个过程被称为MiMe,取的是两种分裂英文名的词头。通过这一过程,卵原细胞在形成卵子的时候,不会发生重组和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维持二倍体倍性。科学家可以利用这种类似无性繁殖的过程来产生种子,从而维持其杂种优势的特性。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见没有?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原本不能留种的杂交作物实现留种的目的!这些知识,只要平时多关注科学网站,都能够轻易获得。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误以为转基因作物“不能留种”呢?是不是由于转基因种子天生就不能繁育呢?

这是他们没有掌握知识。我告诉你们,转基因作物的种子,包括玉米、水稻等等,这些种子用的都是杂交种。袁隆平爷爷研究的杂交水稻就是杂交种(对的,袁爷爷研究出来所有的杂交作物都是不留种的)。不能留种,纯粹就是杂交品种的特征。

(注:杂交作物都是不能留种的,这是科学常识。)

所谓不能留种的农作物,并不是它们不结种子,也不是种子不发芽,而是那些种子继续种植不能保持上一代的优良表型。这是因为那些作物是杂交的子一代,不是纯种,再次种植会发生性状分离(不知道性状分离的,可以回忆中学生物课里面遗传部分的内容)。而我们目前培育的所有的转基因作物,它们一般原本就是纯种,不是杂交种,它们是完全可以留种的。但如果同时采用杂交技术,也就不能留种了。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选择纯种呢?可以留种多好啊,农民不是不用花钱继续购买种子了吗?

这是因为纯种容易退化,而且产量低。小麦多是纯种,自家打的麦子还可以继续种,不必年年买种子。但这样反复种,小麦会退化,产量会越来越低,所以过个三年还必须买种子。如果采用杂交技术,则作物的产量就特别高,即使多花费了一点买种子的钱,但是一算总账,收益依然比种纯种的作物划算。所以,现在农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可以留种,只要收益更大就行。既然采取杂交技术更能获得收益,所以转基因的纯种也就同时采用杂交技术,哪怕由此不能留种,也根本无所谓。

转基因技术只是创制出含有外源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