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谈甚欢。
张大兵教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紧紧握着张启的手,话语里满是毫不掩饰的钦佩:“张启,你可太让我佩服了!就说你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克隆控制水稻产量和生育期多效性基因Ghd7的论文,这成果太震撼了!野生型Ghd7等位基因能让水稻抽穗期延迟、株高和每穗粒数显着增加,单株产量提高50% ,这发现不仅在理论上打破了大家对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固有认知,实践上更是为作物品种遗传改良开辟了新道路,以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基因,从水稻品种遗传资源里挖掘优良等位基因,培育出更高产、适应性更强的水稻品种,这对全球粮食安全来说,是多大的贡献啊!”
没等张启回应,张大兵教授又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还有你发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那些论文,篇篇都精彩!2015年分析1,479份水稻品种序列,获得的基因组变异图,简直是给水稻育种家们提供了一份超详细的‘寻宝地图’,让大家能更精准地找到水稻改良的关键遗传标记 。还有揭示2(ap2)途径组成调控网络,协调调控水稻分蘖和穗分枝的那篇,完美阐释了水稻生长发育的内在调控机制,对我们优化水稻株型、提高产量意义重大。你年纪轻轻,思维却如此敏锐,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都精准到位,每一篇论文都像是一颗投入学术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张启脸上浮现出谦逊的笑容,诚恳地说道:“张教授,您过奖了!这些成果离不开团队里每一个成员的努力,大家一起日夜钻研、反复实验,才取得了这些成绩。而且,我也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借鉴了许多已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张大兵教授摆了摆手,认真地说:“你就别谦虚了!团队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你的引领作用才是关键。就拿和武汉大学合作在《自然-遗传学》发表的揭示抗褐飞虱基因bph9及等位变异那篇论文来说,此前大家对抗虫基因的研究虽有进展,但像你这样把抗虫基因等位变异与水稻应对褐飞虱种群变异策略联系起来,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少之又少。这一发现,为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以后我们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稻抗虫育种工作,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绿色农业。你的每一篇论文都在推动整个领域向前发展,后生可畏啊!”
张大兵教授满脸惊叹,情绪激动得声音都不自觉拔高了几分:“张启教授,我实在是难以想象!你发表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随便拿出来一项,放在旁人身上,都足以冲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头衔了。可你呢,现在才19岁,去年才刚大学毕业,短短时间内,竟能接连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我真是被震撼得五体投地,你不会是农业之神转世吧?”
张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心中虽感慨万千,但面上依旧保持着沉稳:“张教授,您谬赞了。我不过是运气好一些,再加上对科研有着一腔热忱,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而且,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成果离不开团队里每一位成员的日夜付出。”
张启话锋一转,神色变得认真起来:“张大兵教授,我看到很多自媒体营销号,总是说您是反对转基因的斗士,您怎么看待这些谣言呢?”
张大兵教授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脸上闪过一丝愤怒,提高音量说道:
“这些人简直是胡说八道!我真想把他们的嘴撕烂,这纯粹是扯淡!我作为一个科学家,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我反对转基因,那才是没有职业道德!我以我的人格,以我的一切担保,这辈子我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反对转基因的言论,也没有过任何反对转基因的行动。”
张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出声,示意张大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