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讨论转基因的限制(1 / 4)

时间很快到了2014年6月,阳光炽热地烘烤着大地,可在网络的阴暗角落里,一场不见硝烟的恶意战争又悄然打响。

境外势力“绿色基地组织”再次将黑手伸向大夏国,这次他们瞄准的是大夏国央企中粮集团。

一时间,网络上如蝗虫过境般涌现出大量小号,他们在各大社交平台、电商评论区疯狂发布诋毁中粮集团的言论,煽动民众抵制中粮集团的产品。

“中粮集团的产品不安全,都是转基因的危害品!”“吃了中粮的东西,身体会出大问题!”类似的谣言铺天盖地,不明真相的民众被这些虚假信息搅得人心惶惶,中粮集团的产品销量急剧下滑,企业形象遭受重创。

夏盟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场恶意攻击。夏盟的舆情监测小组迅速行动,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网络上的相关言论进行全面监控和梳理,精准定位那些恶意造谣的账号和背后的组织架构。他们发现,这些小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发布内容的时间、话术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显然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

与此同时,夏盟联合法务部门,开始收集证据。他们仔细甄别每一条谣言,从信息源头入手,追踪其传播路径,将所有造谣诽谤的信息进行截图、存档,为后续的起诉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舆论场上,夏盟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他们邀请权威的食品安全专家、农业专家在各大媒体平台发声,详细解读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原理,以及中粮集团产品严格的质量把控体系。专家们通过直播、访谈等形式,耐心解答民众的疑问,用科学的力量打破谣言的壁垒。

“中粮集团作为我们国家的重要央企,一直以来都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在食品安全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所谓的产品危害论,完全是无稽之谈。”一位知名食品安全专家在直播中严肃地说道。

法务部门也没有闲着,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向法院提起诉讼,对那些带头造谣的账号主体和背后的组织进行法律追责。在法庭上,夏盟的律师团队出示了详实的证据,证明这些造谣者的恶意行为对中粮集团造成的巨大损失。

“被告方有组织地发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了中粮集团的商业信誉,误导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秩序,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律师慷慨陈词。

随着夏盟一系列反击行动的展开,那些恶意造谣的小号逐渐被平台封禁,网络上的舆论风向也开始慢慢扭转。民众们在了解到真相后,对中粮集团的信任逐渐恢复,中粮集团也在这场危机中,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和夏盟的支持,成功渡过难关,继续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

此时,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张启端坐在办公桌前,神色专注地登录进炎龙集团创建的综合性媒体平台——万象。

万象虽然成立不久,可发展势头却异常迅猛。刚一登录,张起就被一组数据惊到了,用户数量已突破了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这意味着万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海量用户的认可与青睐。

万象平台的管理规则极具创新性和严谨性。就拿内容发布资质来说,若是要发表医学类的帖子,发布者必须在后台进行严格认证,提供医生执照或是在卫健委工作的证明,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分享医学相关的内容。

而对于转基因技术相关的话题讨论,更是要求发布者具备农业专业或生物学专业的工作资质,以此来确保信息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在这种严格审查机制下,万象平台上的内容质量得到了极大保障,谣言和不实信息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用户们在平台上获取到的都是真实、可靠、有价值的资讯。

自此,万象的口碑也随之迅速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