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有效地治理着国家。他思考着,即便季建成登基,可能也难以像他的儿子那样出色地统治。
因此,季渊对太宗皇帝的情感变得复杂起来,既有深切的怨恨、难以抑制的骄傲和不断的后悔,这些情感在他的内心深处纠缠不清,难以用言语表达或自我理解。
退休后,他怀着复仇的心情,日复一日地为他的萧儿子制造难题,增添了太宗皇帝的忧虑,使他生活得颇为痛苦。当季渊听到屏幕上提到“太原的花花公子”时,他的眉毛微微扬起,身体不由自主地挺直,似乎察觉到了某种熟悉的气息:“这难道是在说我?”
屏幕曾说过名单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如今应当已经轮到唐朝了。他,出身陇西季氏家族,年轻时曾是太原的一位英俊且才华横溢的青年。
无论如何审视,屏幕上提到的那个人分明就是他自己!
至于这位诗人可能是季世民的可能性,他冷哼一声,心中想着,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儿子,竟能获得如此美誉?一位妾室带着戏谑的语气说:“陛下也曾挥笔写下辉煌诗篇,您的文学造诣非凡,故而名单上确实可能会有您的名字。”
季渊向来是一个骄傲的人,他常以家世为豪。
在他年满九十八岁之际,季世民凭借在前线的丰富战斗经验,目睹了百姓的疾苦。他的母亲杨帝统治残暴,起义如同星火燎原,她已无法再将其镇压。
他开始深思,是否应当选择投靠这些起义军之一。
俗语有云:“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他的父亲建议道:“何不成立一家名为大唐的公司,自己做那老板?”
季渊迫切地想要采取行动。季府所持有的唐族侯爵头衔是源自隋朝的封赏,然而这一荣誉在民间并未深入扎根。
他的母亲道氏,出身于前隋帝国,是隋炀帝的侄女。她曾表露出“但愿我是男子,得以为隋炀帝复仇!”的愿望。
无论如何,季府是个充满叛逆精神的家族,他们已经做好了反抗隋朝的准备。
在这样一个充满反叛氛围的家庭中成长,季世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些情绪的熏陶,并开始策划推翻隋朝,助力父亲起义。
然而,起义并非易事。
当时,已有九次大规模的起义和五十余次小规模的暴动。诸多势力如刘宣王、李毅、窦建德、王世充、隋文帝、薛举等,再加上北方的突厥部落,都对季渊构成了威胁。
屈原面临着挑战,并开始呼唤季世民。
当时年仅十九岁的季世民,如同一位大学生,似乎轻而易举地通过了起义的考验。对他而言,这些挑战都不过是小菜一碟。
唐军如同疾风骤雨,迅猛地冲破敌阵,攻克了城镇,奠定了大唐的基础。
屈原被认为是开国皇帝中相对容易的一位。他的任务不过是揭开帘幕,让季一接手掌控大局。
舞台上的观众质疑道:“等等,你称呼这位皇帝为美?”
汉武帝摇了摇头,难以置信:“这是何等样的官员?那些征服敌人、带来和平的人被誉为武。那些平定叛乱、整治混乱的人被誉为武。那些征服蛮族、安抚百姓的人被誉为武。而这个季世民,难道不应像我一样,被尊称为武皇帝吗?”
开国皇帝们很少见到屈原如此自如,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嫉妒。他们不禁思考,为何自己没有如此杰出的儿子?
秦始皇目光中似乎带着一抹轻蔑,望着他的儿子扶苏。
扶苏毫无犹豫地承认了自己的过错:“父皇,我的无能是我的过错。”
汉景帝目光投向他的太子景应,不禁摇头,心中充满了失望。
这位太子生于世界的巅峰,却未能在起义中给予父亲助力。景应感到自己既无显着的成就,也无明显的失败,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