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行礼。
杨嗣昌看着这些将领,缓缓说道:“各位,如今辽东局势严峻,后金鞑子虎视眈眈。
祖大寿部对火铳分配不满之事,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
但这是朝廷的旨意,不容更改。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团结一致,抵御外敌。”
一位将领抱拳说道:“大人,祖大寿部向来跋扈,若是他们因此而消极作战,那可如何是好?”
杨嗣昌微微皱眉,说道:“哼,若是他们敢消极作战,那便是违抗朝廷旨意,我绝不轻饶。
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防备后金鞑子,另一方面也要留意祖大寿部的动向。”
另一位将领说道:“大人,那我们在防务上是否要有所调整?”
杨嗣昌点头道:“不错。我们要加强关键关隘的防守,尤其是我刚才提到的那处。
同时,要确保后勤补给的安全。
各营要加强训练,提高作战能力。这火铳,要好好利用起来,发挥出它的威力。”
将领们齐声应道:“是,大人!”
杨嗣昌又说道:“此次后金鞑子若来,必是一场恶战。
我们不能有丝毫畏惧,要为大明的尊严而战。若是有人退缩,军法处置。”
将领们的神色更加凝重,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杨嗣昌接着部署了具体的防务安排,将领们认真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在安排好防务后,杨嗣昌看着将领们,语重心长地说:“各位,辽东的安危就靠我们了。我们要对得起朝廷的信任,对得起百姓的期望。
大家回去后,立刻行动起来,做好准备。”
将领们纷纷领命而去,杨嗣昌则再次来到窗口,望着城外。
他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为大明守住这片土地。
杨嗣昌每天都在关注着局势的变化,他亲自到各营视察防务,督促士兵训练。
这一天,阳光透过巡抚衙门的雕花窗棂,洒在屋内的地上。
杨嗣昌正在审阅军事文书,眉头微皱,沉浸在对辽东局势的思考中。
突然,侍卫急匆匆地跑来,在门外高声禀报:“大人,辽东督师孙承宗孙大人来了!”
杨嗣昌听闻,手中的笔猛地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站起身,大声说道:“快请!”
边说边快步向门口走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
孙承宗在侍从的簇拥下缓缓走来,他虽已年迈,但身姿依然挺拔,眼神中透着威严。
杨嗣昌见到孙承宗,急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下属礼仪,神色庄重。
弯腰行礼道:“督师大人,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孙承宗见状,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连忙伸手扶起杨嗣昌。
客气地说道:“杨大人不必拘礼,你如今事务繁忙,我贸然前来,倒是打扰了。”
杨嗣昌赶忙侧身,请孙承宗往屋内走,说道:“督师大人言重了,您能来,是下官的荣幸。”
待孙承宗进入屋内,杨嗣昌又急忙吩咐佣人上茶。
他微微欠身,看着孙承宗,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小心翼翼地询问道:“不知督师驾到,有何指示?”
孙承宗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摆了摆手说道:“谈不上指示,杨大人如今是朝廷的红人,深受重用,我已经老朽了,哪里还有什么指示。”
杨嗣昌一听,神色更加恭敬,连忙说道:“督师何必自谦,您是朝廷重臣,德高望重,有何吩咐直说无妨,下官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