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那摊主道“若是无事的话,在下就先回去了。”
摊主却一搓手,有些不好意思道:“那个,许相公,小的原先也读过几年书,知道许相公您素有诗才,不知可否就此中秋之夜,做些词赋,让小的开开眼界。”
许仙一愣,没想到这摊主竟然会提出这种要求来,正犹豫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人道“好啊,许久未见贤侄,却不知贤侄今日可有佳作?”
一人分开众人走到近前来,身后还跟着不少读书人打扮的年轻男子,竟是钱塘知县杨大川,此刻正笑望着许仙。眼中异色一闪而过,一年未见,眼前之人虽还是当初的那个少年,但身上的气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了几分青涩,却多了几分沉着与神秘,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心中不由暗叹,果然不愧是周景瑞看中的学生,果非池中之物。
许仙见到杨大川之后,拱手笑道“原来是杨大人。”身后十几人也大都眼熟,同为钱塘县的学子。
杨大川见许仙态度依旧如往常,并没有半点倨傲之意,心中稍定,无不感叹道“贤侄如今是越发的不凡了。江南第一才子,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美名啊!”
许仙淡笑道“惭愧惭愧,我也只是适逢其会罢了。”
杨大川呵呵一笑,捋了捋胡须,道“不知贤侄今晚可有诗词,老夫也是好奇的很呐,哈哈……”他身后的学子闻言也是全都向许仙望来,眼中都有些期待,其余围观的人同样如此。
就连白素贞和小青都有些好奇的看向许仙。
众人注视之下,许仙倒也不好推辞,说什么文思不济之类的话,虽然就算如此也不会有人怀疑他的才学,毕竟当初在文试大会上,他以一人之力冠盖全场的风姿还深深的烙印在众人心中,都似历历在目。
无论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飘逸唯美,还是那首《望海潮》的隽永祥和,抑或是那一曲《木兰花令》的情爱缠绵,都是千古不朽的名篇,纵然是千年万年,也绝难忘怀。
那年,那人,那试,必定光耀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