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攻打为虚,但却着实让景朝王公贵族们惊出一身冷汗。
拿下山海关,是要打通与辽东的联系,这还了得。
当然,铁杆团不过是吓一吓对手,探到景军有大量骑兵增援,便放弃劫掠,于六月四日,返回旅顺港。
靠岸没多久,王吒获悉,钦察大臣史明法,以及张世泽与何腾蛟已到辽东三日。
不仅人来,还带着当今时局的三策而来!
哪三策?
暂停北伐、土地变革、枢密院!
对于暂停北伐和枢密院,王吒无所谓,你们讲什么都可以,反正影响不了我。
让他感叹的是,土地变革的论述竟有十几页,足见落难高官们之用心,可也反映出他们的局限。
高官重臣们看问题的角度,看社会运转的逻辑,有其敏锐与独到之处。
怎么说呢?毕竟他们接触和管理过一方府县,乃至于一省一国之地,理政经验丰富。
但,终归是有思维局限!
政策一要讲时效性,二要看施政者的能力。
时效性的意思是,在当前内外环境下,提出有效解决方略。
以当前环境论当前事,落难大臣们的方略貌似可用,弱点在于螺蛳壳里做道场。
别管螺蛳壳是大是小,他们的思维只会在一个限定的螺蛳壳内做文章,跳不出螺蛳壳之外。
一切皆是向内,向内求,向内压!
落难大臣的政策时效性上看似没毛病,可他们的能力有限,不具备向外拓展的视野,如此能力还想啥争权夺利,官海逐浪?
王吒的解决方略明显比他们强得多、高明得多,是向外,是去发展增量,是去拓展土地!
以此来解决就业!
工部摸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