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站检查,工程师董和他的同事刘明善总是认真核验各个车厢的数据。 虽然他们超出了规定载荷的19%,但由于车身结构足够坚毅,没有任何机械故障。 李忠诚也放松下来,心中满溢着胜利的喜悦。 火车约在上午九点半左右抵达前门车辆段。 这个时候,车辆段主管及研究所的资深主管在接收到信号楼的消息后,均来到了煤炭堆放区,期待亲眼目睹一项铁路新技术的诞生。 --- --- --- 秋风凄凄。 车辆段后面的山上,勤劳的工人家属开辟了一个小型农田区,细嫩的四季豆幼苗在微风中摆弄着它们的枝条。 哗啦啦的声音回荡在这份宁静中。 清澈的水沿着四季豆苗的根基流灌而去。周大婶轻轻地扶持着酸软的膝盖,慢慢站了起来。 她虽未到五旬,却看上去像年近六十岁的婆婆,满布褶痕的脸上覆盖了一头白色短发。 三个年迈的孩子手里端着盛水的木盆,从中走过。 最小的儿子周终见她眉头紧锁,立刻加快了步伐:“娘,是 ** 疾病又发作了吗?” “没事的,等到这片菜地灌溉好了,我们就能回去了。”周大婶抚摸着小儿子的头发,充满了慈爱地说道。 她在十几岁时与负责铁路维修的技术人员老杨结婚。 连续生下七个女儿,遭受了不少来自丈夫及其家人指责的情况。 终于在第八次尝试时诞下了一个带有胡须的生命,周大头欣喜若狂跑到单位小店赊了几斤高粱米酒畅饮,喝得不省人事。 本以为生活会就此好转,却不料陷入更为艰难的境遇中。 每当早晨睁开眼睛,便要照顾那八双饥饿的双眼等待开饭。 作为铁轨维护工老杨的伴侣,她只能领到相当于丈夫工资三分之一的生活物资配额,即每个月的粮票分配三十五斤,孩子们各自得到半个人份额,大约合起来为十八斤。 这些配给远远不足以满足一家人的需求。 老杨的薪水不算多,即使卖掉每月分配的肉类票证兑换粮票,仍旧无法弥补缺口。 全家人的饭桌问题日渐显现出来。 为了抚养孩子们成长,周大婶在后面山坡上辟出一小块土地种田,但这点节省下来的食物成本仅能起到轻微缓解的效应。 针对员工家属生计问题,车辆段成立了一个名为三八女子服务小组,组织一部分家属到车辆段或车站进行装车拉沙等工作。 一个小组通常包揽五至六个家庭。 工作结束后,每个成员可得到一定数量的小额报酬。 多亏孩子们都懂事,帮助承担起家中事物,洗衣、料理家事。 尤其是大女儿周一不仅能蒸馒头,做汤粥也能游刃有余。 周大婶有了些许空闲之时,积极参与了女子服务组的任务。 在这个社会一角,每月借助装载煤与沙,能挣到的二十块钱,恰好足够喂饱一家人的口腹。 然而,那车斗之高,直如楼宇,险象环生。 昔日周家大娘便多次从车斗落下,手臂、小腿俱断。 其子女几人屡劝母亲勿需继续此业,而周大娘深知,若无这份活计,贫薄的家庭恐怕撑不过月头。她只得硬咬牙根,咬紧牙关承受艰辛。 但凡想到这份辛苦的差使,大娘的情绪便会一蹶不振。近期,在这个繁忙的城市边缘地区,卸车的工作明显变得少了一些。就在此时,一阵秋风夹杂着一种特殊的呼唤声吹来:“周家那边儿,这边有一车煤,要去不去?” 这是连队的队长所发出的声音。听到这话,周大娘立马来了劲。她交代了家中的孩子们把水盆带回去,扛起铁锄赶了过来。 队长注意到了周大娘行走不便,“老大姐,您的腿似乎还未痊愈?
第398章 要不要先休息一下?(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