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之后是四月初二,一大早依旧特立独行,缝着熊罴胸背的郑直在翰林院划卯之后,从经历司领了‘文’字牙牌。
随杨廷和与其他三位修起居注的词臣互相认识后,一同入皇城来到奉天殿东侧弘政门旁廊庑内上值。此地被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与之相对应,西侧宣治门旁的廊庑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
“郑修撰刚来,就先整理起居注,顺便熟悉各处。”杨廷和为郑直安排了座位,介绍了一位出身翰林秀才,名叫张文宪的书手后,给他分配了差事。
郑直应了一声,老老实实走到他的座位旁落座。廊坊内地方够大,郑直的书案位置在窗边。杨廷和给的理由十分光明正大,毕竟主上只是让郑直参与修起居注,可没讲要他跟在身边录起居注。
起居注馆有五位翰林词臣,相应的也有五个书手协助,为此经历司还派了一个司吏来协助杨廷和管理。
其实修起居注,除了每日跟在主上跟前的词臣之外,其余几人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发呆而已。誊写的活有书手负责,他们更多的时候就是校对。因为每位书手只誊录所属翰林记录的起居注,所以每日空出来的那个书手负责端茶倒水,洒扫廊庑。
张文宪恭敬的为郑直端来一杯茶,然后退到旁边的小桌坐下。虽然不晓得要做啥,却也不敢闲着,拿出纸笔,做好一切准备。
张文宪,浙江人,七岁即善八法,以幼童入翰林院习楷书,得给廪饩。他如今走的路,就是五年前郑直和沈传求而不得的路。只是竞争无处不在,越到底层越激烈。张文宪虽然进了门,却也是足足等了十年,因为他与郑直同龄,这才得到这次机会。
张文宪是很珍惜这份差事的,按旧制京官三考称职者升二级,近来中书舍人由进士举人者升员外郎由监生升主事其余止升从六品。也就是讲,他只要在起居注馆待够九年,就可以直接得到从六品的冠带了。他也听人讲了这位郑修撰得罪了内阁,可那又如何?他只是听命行事,难不成还要因此获罪?
“张书手。”恍惚间张文宪听到了郑修撰的声音,赶紧收敛心神,起身走了过去“郑老爷。”
郑直愣了愣,他还没有习惯被人如此称呼,却很快恢复“去把之前的起居注借过来一些。还有,日后称呼俺官职就好。圣人言有教无类,整日想着做人家祖宗的能是啥好鸟。”
郑直的声音不大,可整个公坊内的其余八个人听的一清二楚。
端坐正中的杨廷和眼皮都不抬一下,继续忙自个的事。开始了,开始了,可你就不能换个地方闹事?文官绣的都是飞禽,这骂的可谓锋利无比,连带着郑宽都没躲过去。
张文宪冷汗一下冒了出来,主上的衣食住行都是秘而不宣,哪怕同处起居注馆,可是诸翰林史官彼此间也是互不传阅的。奈何这是郑直让他办的第一件事,只好硬着头皮道“郑修撰,小的不懂规矩,还望示下,借……哪位翰林的起居注。”
郑直抬起头,正要借题发挥,突然看到对着他躬身的张文宪脸色发白,嘴唇不停抖动“杨学士不是讲了,让俺整理起居注。”话已至此,若是再不懂,他就真的不能留下此人了。
张文宪应了一声,不由得后悔蹚浑水。同时也暗骂自个大意,明明晓得郑修撰是会搞事情,竟然对之的对话没有留意。来到杨廷和书案旁行礼,说明来意。
杨廷和早有准备,自然不会给郑直起居注,而是指指书案右角上的一本小薄册子。身旁的书手华淳立刻行礼,拿起后转给张文宪“此乃起居注定式,请郑修撰熟记于心。”
张文宪松了口气,赶忙回礼。
杨廷和差事不少,除了掌修起居注,因为还是春坊官,所以要负责教授太子。所以吃过午饭,就去了清宁宫。
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