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的赶脚,似乎组委会也喜欢搞“平衡”。
最佳短片澳大利亚拿的。
金摄影机奖丹麦影片《重建》。
特别关注奖阿富汗导演《奥萨马》。
首映关注奖法国。
还有金马车奖被美国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拿下。
所以别说什么金鸡百花喜欢搞平衡,全世界的游戏规则大抵都是如此。
开口小菜过后,到了正餐。
其实说起来,经过这些天的预热之后,这些大奖会花落谁家,大家都有所猜测,而且肯定八九不离十。
就比如汤姆克鲁斯,这货现在就特淡定。
因为申报了最佳男演员之后,这人就拿出一大笔公关费去运作去了,刚刚还跟他说很有把握呢。
至于莱曼,他心里也门清,最少都会有一个评审团大奖。
评委里面三个都是法国人,你说为什么呢。
可真等到结果公布的那一刻,还是挺激动——不是莱曼,是汤姆克鲁斯。
这厮在台上各种感谢,还别说,文采还不错,吹捧的有模有样的,估计是有人帮他写的领奖词。
等他下来的时候,莱曼的注意力也集中起来,因为评审团大奖要揭幕了。
主持人照样不显得拖沓,直接开始“获奖的是《坏家伙》,有请莱曼导演。”
话音刚落,台下有些躁动。
原因吗,还是那句话,靠近商业气息的电影获奖本就是会有人说闲话,尤其是那群远比莱曼更想赢得奖项的文艺电影人。
在他们看来,文艺电影本就没什么观众票房,你还不给点奖项安慰一下,否则,谁还愿意拍啊。
莱曼自不在乎这些,特从容就上去了。
说实话,奖项拿在手里,比小金人还沉,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弄得。
“感谢评委们的认可谢谢大家。”简单说了几句,又毫不拖泥带水的下台。
接下来,最佳剧本也给了《坏家伙》,不过最重要的金棕榈终归还是给了文艺向的电影,《大象》。
等到最大的一个奖也颁完了,也就代表着电影节的结束。
得到的,不会一直沾沾自喜,没得到的,也不会一直自怨自艾。
所谓奖项,在乎的自然在乎,不在乎的就更无所谓。
生活啊,一直都是在继续。
无论如何,拍电影不要被什么平台奖项所囚禁才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