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百分之78,第二天百分之73,第三天百分之76。
或许一些人不能理解《300》势如破竹的市场数据,但真的现场调研观众就会发现——骂归骂,《300》真香。
那独特的视觉享受,让大部分观众都觉得票价很值。
所以,按照首周末三天的票房走势,萤火虫只需要两周时间就足以收回全部的投入。
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影片能盈利多少,而不是其他。
要知道,首周8146万票房,在这个年代,绝对是稳稳北美2亿的数据保障。
破亿?小目标罢了。
等莱曼从弗朗西斯庄园出来的时候,心情很是美妙。
人家果然是来履行交易的。
除了一开始寒暄了几句,立马提及将要到来的第79届奥斯卡。
然后,莱曼就看到了厚厚一堆的资料准备。
一代新人换旧人,但不意味着新人能立马掌控社会资源。
至少在奥斯卡上,大部分评委的年龄都是在50岁以上。
这些人中又有许多人是亲身经历过《教父》辉煌的,本就对弗朗西斯科波拉很有好感,平时来往颇多。
可想而知,弗朗西斯有怎样的人脉基础。
毕竟,能把《迷失东京》抬进夺奖热门,还能拿到导演提名、最佳剧本的,没点实力怎么可能做到——不是说《迷失东京》不是好片,而是好片太多了,难道每一部都能有类似的际遇?
马丁斯科塞斯有话要说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金刚钻,哪敢揽这瓷器活。
如果没有一定把握,他也不会提出交易。
按弗朗西斯的想法,莱曼的好几部电影都有问鼎大奖的实力,缺的只是选票。
恰巧,他能争取许多选票
再者,资源这东西,如果不能合理利用,根本没有价值。
莱曼当然不会知道。
一个才见面没几次的大导演,会因为自己侄子的意见、际遇,想了如此之多。
或许也是感觉他在导演方面有些造诣,媚俗的气息并不浓?
老一派电影人对资本入侵后的好莱坞,还是颇有些恨其不争的,只不过无力改变。
当然,对于莱曼来说,他的选择是全都要。
只要是花费心思拍得,不管商业或者艺术,他都愿意支持,这不矛盾。
回去公司的路上,莱曼一路感概。
这一次,乃至以后,在奥斯卡这样的利益平台,萤火虫终于不再干看着了。
对公司实力的提升,实在很大。
因为奖项这玩意,对一家制片厂的形象、名望而言,是个超级加分项。
君不见,米拉麦克斯因为哈维韦恩斯坦犹太人的身份,再加上他会经营,只靠着奥斯卡,聚集多少资本。
无数境外电影人,都因为这个大饼中招——丫每次谈判发行,习惯性的提一嘴运作奥斯卡,然后借口压价
等莱曼回到公司,助理梅斯提醒他才得知,今天正好是诺兰试镜检察官哈维一角的时候。
毕竟,《300》卖座归卖座,但剩下的也不用太过操心,其他工作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再者,莱曼与华纳初步的设想是让《黑暗骑士》在明年暑期档释放潜力,尽可能多的吃下市场份额,所以仅时间上而言,还是挺紧迫的。
然后几家经纪公司都在帮忙全力推进选角工作——这块蛋糕实在诱人。
进度上,没有拖沓。
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一线大片,为了节省预算,诺兰已经筛掉了许多身价高的男演员。
不过,依旧很抢手,人还是很多。
几轮试镜下来,总也是范围缩小了。
“谢谢你今天能赶过来,我们会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