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2 / 2)

不要回避,而是尝试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

3.建立支持系统:寻找一些可以支持你的人,如家人、朋友、心理咨询师等。与他们分享你的感受和经历,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支持。当你感到困惑和不安时,他们可以给你提供不同的视角和帮助。

改变讨好型人格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要对自己有耐心,相信自己可以逐渐改变。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你会逐渐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模式。

具体日常改变讨好的做法有哪些?可以直接执行的?为什么会形成讨好思维?

**一、具体日常可直接执行的改变讨好做法**

1.从说“不”开始:-当别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要立刻答应,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然后用坚定而礼貌的语气说“不,我很抱歉,我不能这样做”。比如同事让你帮他完成他自己的工作任务,你可以说:“我现在手头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没办法帮你,你可以问问其他人。”-对于一些不想参加的活动,勇敢地拒绝。例如朋友邀请你去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聚会,你可以说:“这次我不太想去,希望你们玩得开心。”

继续阅读

2.关注自己的需求:-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一本喜欢的书、听音乐、运动等。这可以让你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在做决定时,先考虑自己的意愿。比如选择餐厅时,不要总是迎合别人的口味,而是提出自己想吃的东西。

3.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讨论中,不要总是附和别人的观点,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用“我认为……”“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句式开头。例如在团队会议中,当大家讨论一个方案时,你可以说:“我认为这个方案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比如……”-如果对别人的行为有不同意见,也可以适当地提出。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攻击性的语言。

4.停止过度道歉:-只有在自己真的做错事情的时候才道歉,不要习惯性地为不是自己的错道歉。比如别人不小心撞到你,你不要马上说“对不起”。-如果已经道过歉了,就不要再反复道歉。

**二、形成讨好思维的原因**

1.成长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过于严厉或者总是强调要满足他人的期望,孩子可能会形成讨好的性格。例如,父母经常批评孩子,只有当孩子表现得很听话、很乖巧时才给予表扬,孩子就会学会通过讨好来获得认可。-学校环境:在学校里,如果老师偏爱听话、成绩好的学生,或者同学之间存在竞争和压力,也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讨好的行为模式。比如,为了得到老师的喜欢和同学的接纳,孩子会努力迎合他人的要求。

2.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信心,认为只有通过讨好别人才能被喜欢和接受。例如,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够漂亮或者不够有能力,所以需要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害怕被拒绝和孤立,认为如果不讨好别人,就会失去朋友和支持。

3.社会文化因素:-一些社会文化强调谦逊、顺从和为他人着想,这可能导致人们过度关注他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需求。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女性被期望更加温柔、体贴,这可能会让女性更容易形成讨好的性格。-社交媒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人们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追求他人的点赞和认可,这也可能强化讨好的行为模式。

生活随想随思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