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顺阳王统领三军(2 / 4)

事务安排妥当,并嘱咐小书童要悉心照料好这里的一切。他告诉小书童,如果事情顺利,最多五年他就能回来;如果遇到困难,可能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归来。

随后,上官鼎跟随刘治一行人快马加鞭地返回京城。一路上,他们谈笑风生,气氛融洽。抵达京城后,刘治将严士明的住所交给了上官鼎,并册封他为右丞相。

当上官鼎走进严士明的住处时,看到了老友留下的物品,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思念之情。他回忆起曾经与老友们相聚的美好时光,那些欢乐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然而如今物是人非,令他不禁黯然神伤起来。

刘治首先让上官鼎好好休息几天,以便熟悉家中的环境,并派遣了五十名仆人、五十名丫鬟和一百名护院前往照应。然而,上官鼎仅仅休息了三天便主动请求拜见皇上。刘治见到他时,发现他气色良好,精神焕发,于是决定与他谈论当前国家面临的局势。

刘治提到,当初燕国曾经承诺在三年内绝不会挑起任何事端,但如今三年已过,燕国的实力却变得比宁国更加强大。相比之下,刘治深感燕国的治国才能确实远超于己。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刘治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上官鼎早就对宁国当前所面临的局势做出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如今的宁国虽然已经相当强大,但与燕国相比,其实力差距仍然非常明显。燕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土地肥沃,堪称粮食产业的头号强国。甚至有传闻说,燕国家家户户的粮食多得无处存放,以至于街道上也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粮食。不仅如此,燕国的皇帝高度重视商业发展,积极开拓各国间的商业通道,并热忱欢迎各国百姓前来经商贸易。

如此一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物资流通渠道都变得极为通畅。燕国现今还着重加强军事建设,既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又有丰富的粮食储备,打起仗来自信满满、底气十足,根本无惧与对手长期僵持消耗。

然而,宁国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尽管近三年来宁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其速度相较于燕国来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一个如飞鸟般迅速崛起,另一个则像奔跑中的慢马。自从赵师战败后便一蹶不振,为了勉强维持生存,不得不向燕国俯首称臣。这无疑又给宁国增添了一个强大的仇敌。

如果宁燕两国真的开战,那么赵国肯定会趁机偷袭西南城。这样一来,西南城必然会失守,而宁国也必定会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刘治觉得上官鼎说得很有道理,现在已经不是他们想不想打仗的问题了,而是燕国逼迫着他们不得不打。燕国近来不断侵犯宁国边境,让他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

上官鼎微微一笑,说道:“打,当然要打!”

刘治不禁一愣,问道:“那该怎么打呢?”

上官鼎沉声道:“我们先按兵不动,观察敌人的动静。对方不动,我们就不动;一旦敌人有所行动,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再也不敢轻易冒犯。”

刘治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但看到上官鼎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也就不好再追问了。

刘治心中总是对上官鼎的才能抱有疑虑,觉得这个人既没有亲临现场观察情况,又没有深入了解宁国的文化底蕴,整天只是呆在家里喝喝茶、钓钓鱼而已,生活过得十分惬意自在,还有一群丫鬟和仆人侍奉左右。

眼看着播种的季节就要来临,农民们都忙碌地开始春季耕种。没过多长时间,全国各地纷纷传来消息说都下了一场透彻的春雨,这预示着今年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刘治则期盼着燕国不要发动战争前来攻打自己的国家,哪怕只给他两年的时间也好。他希望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