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该反击了,想击溃流寇的办法只有‘速战速决’四个字。一旦明军陷入战争泥潭,耗损的不止是国力,十二团营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获胜的希望也渺茫。
唯有闪电战,快速的解决战斗。一鼓作气,彻底击垮流寇们的战斗意志。
该死不死的,这个王得仁就撞到了枪口上。宋献策的建议极为正确,十二团营一下子盖了过来。王得仁的部队,迅速溃散。
鉴于在卫辉府和怀庆府的大败,王得仁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而明军敢﹑果﹑效﹑鼓四勇营,如神将军天降。仅仅一个照面,王得仁部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厮杀的过程也极其简单,一溃如沙的流寇,第一次被官兵如此顺利的围着打。敢勇营都督范云﹑果勇营都督洪舟﹑效勇营都督黄三利﹑鼓勇营都督水天宇,他们带着部下对着王得仁部猛打猛冲。
除了兵器上的优势,官兵对于阵型还有战术的配合都秒杀流寇。这样大规模的战役,不单单是表现个人勇气的时候。最最重要的,是各部队的互相配合。
配合的默契,就可以给敌人以巨大的杀伤力。而这一次,明军显然占尽了优势。
之前,朱慈烺整顿三大营的功夫没有白费,至少十二团营的战斗力,得到了一定提升。尤其是军队互相配合上面,做的非常不错。
果勇营洪舟的部队,直接绕到了王得仁的队尾,截断了他们的退路。同时,敢勇营范云的部队作为主力,效勇营黄三利负责侧翼迂回,鼓勇营水天宇部,作为机动部队随时驰援各部。
可以,王得仁的军队直接被圈起来打了。
孙子兵法有云,围师必阙。意即对撤退的敌军不要阻拦,对被包围的敌军留下逃走的缺口,对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
可是,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个合格的将领,绝不能局限于对兵法的死搬硬套。这样,只算得上是纸上谈兵,若熟读几本兵书就能打仗,那这世上就没有不能打仗之人了。
像是围困王得仁部这样的情况,是不能围师必阙,给他们留有缺口的。而是,直接一鼓作气,将其全歼或者俘虏。
因为像是王得仁这样的部队,已经彻底失去了斗志。他们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如果围师必阙,给了他们生还的希望,他们反而会发疯般的猛冲。
就是直接阻断他们的退路,彻底毁灭他们的希望。让他们的士气彻底的挫败,反抗也是徒劳。
可没有人不怕死,就不怕他们狗急跳墙么。
不怕,王得仁的军队甚至于连朝廷的杂牌军都算不上。他的部队本就是从卫辉府和怀庆府撤下来的,再加上李自成给他补充的兵员,也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这样的军队,指望他们破釜沉舟是不可能的。指望他们狗急跳墙,也是不现实的。
面对汹涌而来的明军,他们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丢掉武器,乞降。
朱慈烺曾下令不接受任何流寇的招降,所以,明军对于流寇的投降,他们显得慎之又慎。投降可以,将这些流寇们,全部关进流寇集中营。
然后是逐一审查,挨个的审判,这些流寇都需要逐一登记在册。姓名籍贯,年龄等等,都得需要严格审查。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还是他们做过的恶行。
那些参加流寇部队,手上没有人命案子的,发配辽东服徭役。那些手上沾染了鲜血的,杀害无辜百姓的,不管你是不是乞降,一概杀无赦!
杀光这些沾染了鲜血的流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些流寇的安置是个大问题,稍有不慎他们很容易再反。因为他们尝到了烧杀掳掠的甜头了,抢劫他人财物,比什么都快。
只是,审查他们是个庞大的工程。而且,难免会出现一些漏网之鱼。有时候,免不了就得执行一些酷刑,使得这些投降的流寇,遭受一些皮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