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来书信,希望与天子面谈商议周国的国事。
周建国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瞬间明白了这封书信的意义。
郑国公接管周国才过去十几日。
自己这个叔父比自己先扛不住了。
周建国不想进入王都,所以要求郑国公到他的校场去商议国事。
郑国公也欣然答应了。
第二日清晨。
周建国正常训练自己的卫队。他是想让自己的卫队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
也是想告诉郑国公,自己的报复。让郑国公摒弃对自己以往的认知。
周建国的卫队经过这些日子的高负荷体能训练,已经可以真正的算的上是精兵了。
这个时代的战法都是步兵配合战车。
有点像后世的坦克与步兵的协同作战。
但是周国没有战车,周建国也不太喜欢这太古老的战法。
首先因为战车基本都是木制,极易损坏,保养还费钱。
好一点的战车转轴是青铜,那造价更是昂贵。
不是他们目前周国能玩的起的。
而且战车基本只能平原作战,机动性太差,缺点太多。
周建国知道骑兵在后世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这些日子把能聚集的马匹都集中了起来。
还在乡间用抄家的钱购买了一些马匹,一共凑了二十七匹符合要求的军马。
其余淘汰的马匹作为运输工具。
军马的要求是远远高于普通交通工具的马匹。
能凑到二十来匹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起初很多人不理解天子为何要买马匹,因为王宫卫队一辆战车都没有。
那个没有马鞍的时代,马只是交通工具。
因为没有马鞍,人能骑在马上不掉下来已经是相当好的骑术了,在马上作战是不可能的事情。
马鞍并不是一个复杂的工艺,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想过把马作为作战的主要工具。
并不是技术不可突破,只是战术思维还停留在两军摆好阵法相互对垒,就像拳击手在擂台上一样,被种种规则限制着。
所以在平原两军对垒,战车的杀伤半径是非常强大的。
当工匠们在周建国的构想与指导下,完成马鞍的时候。
很多人还是无法预见马鞍的深远意义,只是认为骑在马背上稳固多了。
马鞍做出来的那日,周建国拿着马鞍对西伯说道。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马鞍,它将改变这个时代的历史走向”
西伯打量马鞍很久,也看不出这个跨时代的意义在哪里。
每个时代出现跨时代意义东西的时候,那个时代里面的人都感觉不出什么。
都是后人在历史里复盘的时候,发现了它们的意义。
而马鞍的出现,彻底改变日后几千年来战争的形态。
也让对垒的战争方式变幻莫测。
这些焦虑的日子,周建国加紧训练着自己骑兵作战。
自己任命自己为骑兵队队长,与精心挑选出来的二十六个骑手,一起训练骑射与马上作战的技巧。
因为没有教材,没有老师,他们只能每天相互骑马对冲训练。
但是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因为马鞍的作用,骑兵可以腾出双手,大大加强了骑兵的作战半径与杀伤力。
这二十七个骑兵也瞬间感受到了马鞍的好处。
不单单骑马可以更快更稳。
在训练战斗时双脚踩住马镫,就可以稳稳的待在马背上。
不需要用腿去夹住马腹部。
腾出双手砍杀步兵的时候,简直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而且在马上射箭也比以往更加稳固,更有杀伤力。
马奔跑的速度,让箭矢的起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