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圣三年1096,西夏大军来攻。折克行族侄可适领兵于尾丁皑袭击敌军,大破之。后设伏于西夏军的归路,又大破之,其国母翻山逃走,仅以身免。元符元年1098,折可适率兵奔袭,俘西夏两大酋长鬼名阿埋与昧勒都通,乘胜攻取天都山,建安西城。哲宗因之特于文德殿接受百官祝贺,并以安西为西安州。这次战役使战局顿为改观,西夏丧失锐气,从此难以振作。折氏数代与西夏作战,前后达百余年,西夏骑兵始终未能东逾黄河。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辽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兵分三路侵宋,其西路直攻府州。折御卿与辽军战于新泽碧,大破之,俘将校以下百余人。至道元年995,辽大将韩德威纠结党项勒浪、鬼族十六部落,领辽军两万来袭府州。折御卿断其归路,大破之于子河汉。勒浪、鬼族等部族乘乱反戈,辽军全军覆没,其将号突厥太尉、司徒、舍利的,被杀20余人,韩德威只身逃脱。
咸平二年999,辽萧太后亲率大军20万攻宋。折惟昌等引兵东渡,攻入五合川,破黄太尉势,有力地牵制了辽军。景德元年1004,辽军万余来攻奇岚,惟昌率兵入朔州,攻克大狼水碧,歼敌数千人,解了奇岚之围。
特别是在我朝初期协攻北汉、招抚诸族及筹划防务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守边御敌的斗争中,折氏父子兄弟前仆后继,表现出舍身许国的感人精神。折惟昌其弟惟信、族叔海超在抗击西夏军的战斗中为国捐躯,折御卿、折惟昌父子都是抱病出征,段于军中。至道元年995自河汉之战后,韩德威趁折御卿有病再度南侵。御卿强支病体迎敌,敌兵闻之而不敢进。折母派人召他回去,御卿对来人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说完泪如雨下。第二天病故于军中,年仅38岁。他的次子惟昌后知州事。大中徉符七年1014,河东路运粮赴麟州,他抱病领兵为援。僚佐劝他暂且休兵,他回答:古人受命忘家,死于国事,分也。顶着风沙行军,卒于道中,也仅37岁。折家军也就是折老太君的娘家人。
听完谭稹关于折氏家族的战功,我此时也倍感激动,原来大宋还有这样的忠勇爱国将门世家,为了中原朝廷抗击少数民族入侵数百家而从未间断过,期间更是几代人为国捐躯,实在是难得至极,这等名将世家,区区一个枢密院副使我还感觉是委屈他了,随即便当即拍板道:折彦质可以胜任之。众人还没有从刚才的激动人心的事件中回过神来,便听到我已经绝对,便异口同声道:皇上圣明!
见众位大臣也都没有意见我也是乘势说道:本朝新启,亦值是多事之秋,特别是北方金人至今对我大宋虎视眈眈,朕改制军事并不是为了要侵入他国,而是完全基于自保的目的,诸位爱卿想想,偌大的大辽国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已经走近了历史,而野蛮的金人在朝廷对收复燕京的过程中,欺我大宋兵事不整,屡次敲诈勒索,童太尉等人应该感同身受,所以在自身不够强大的前提下,只能任人宰割,朝廷一直坚持以和为贵,共同发展,但是这恐怕是我等的一厢情愿而已,朝廷出于礼节,一直是金国人为盟国,而金人呢,视我大宋为鱼肉,之前海上之盟答应朝廷的要归还燕云十六州,而今山后诸多州还没有收复,为何金人敢出尔反额,就是欺负我们没有强大的军事,没有善战的士兵,没有常胜的将军而已。
今日他们只要山后几州,而明日他们就敢要山前几州,后日他们就敢要河北路,乃至黄河以北的地区,最后他们敢开口要朝廷的京城,诸位爱卿请告诉朕,金人要是这么要求,列位答应还是不答应?
殿内众臣此时都身躯一抖,赶忙跪下齐声道:启禀皇上,尔等誓死不答应!我等的就是他们这句话,便接着质问道:诸位爱卿既然不答应,那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