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文德殿内 君臣一心(1 / 3)

宋雄 曹家大叔 3441 字 2022-09-10

大帝书阁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二十五,京师皇宫文德殿内大朝会,宋徽宗老爷子端坐玉案前,我身为太子便在玉案左侧站立,堂下分别是太尉兼枢密院副使童贯、执政兼枢密院使蔡懋、太师蔡京、宰相兼门下侍郎白时中、执政兼尚书右丞宇文粹中、执政兼尚书左丞张邦昌、宰相兼中书侍郎李邦彦、检校太傅梁师成、执政兼御史中丞赵野、宰相王黼、太保蔡攸、太尉高俅、大内总管李彦等众位朝廷大臣。

待众人行礼完毕,宋徽宗老爷子目视了下堂下众人便说道:众位爱卿,朕自继承大统以来既启用神宗变法,意图使大宋整备军事、发展民利、繁荣商贸、国富民强,然虽朕矜矜业业,而天不遂朕愿,虽有成效但离朕之愿相差甚远,在朕执掌的二十四年间,由于多发天灾导致民间疾苦,朕亦广修宫观,望上天体察民之不易,乃事与愿违也,至此朕心甚倦。

另外朕在此期间广收历代文物、书画,致使我朝文艺兴盛,朕的心得《大观帖》《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得以顺利完成。朕的书法至草书学黄庭坚,真书学薛稷、薛曜,后自成一体,百官称之谓“瘦金体”,其笔势瘦劲锋利,屈铁断金,乃朕之另一开世之创举,成迹有《闰中秋月诗帖》《草书千字文》《正书千字文》《自书诗团扇》等。诸如种种,朕自感在艺术成就方面尚可慰朕心。

朕虽有收复燕京等之功勋,然亦不敢擅自居功自傲也,自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叛乱于河北路,南方的方腊叛乱于东南诸路等诸多民间大小叛乱,亦说明朕之有过也。而今面对金人的咄咄逼人之势,朕亦深感疲惫,朕虽有仁德之意,但金敌确无檀渊之举,如今天祚帝孤身迁往夹山,完颜阿骨打去年亦西去,至此朕亦萌生退意,将祖宗社稷禅位于太子。

望诸位爱卿理解朕之苦衷,全力辅佐太子新君,努力完成朕之富国民强之心愿。朕心已决,至今日起太子升任开封府尹,着下月二十八在大庆殿为太子举行登基大典,大典礼毕朕将沿运河南下,直达杭州。着后宫诸妃及太尉高俅随行,其他诸位爱卿于京师协助太子处理朝务。另外将朕下月禅位之决定,明诏通告天下。

这是宋徽宗老爷子的临行告白,自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农历十月十日,是宋神宗第十一子。次年正月,宋神宗正式赐名,十月,赵佶被授为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后,赵佶被封为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年),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的身份被进封为端王,开始出阁接受教育。绍圣五年(1098年),加封为司空,改任为昭德、彰信军节度。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病死,宰相章惇主张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但向太后(神宗皇后)以自己无子,神宗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目疾的赵佖后,主张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最终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许将等执政的支持下,立赵佶为帝。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同时恢复被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