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咋会起名……你就叫小紫吧。放心,跟我混,指定给你好鬼子吃。”
那小紫拟人般地点点头,像是认可了这个称呼,随即又在楚歌体内消失不见。
楚歌点点头,换上一身黑色劲装,头戴遮面斗笠,最后参拜了一番法竹道人和刘昭师兄之墓,便顺着河流一路向西步行而去。
这一走,就是半月有余。
说来奇怪,这一路上莫说修士,就是一个凡人也没见过,楚歌甚至怀疑自己走错了方向。
终于在想要折返前,看到一家驿站。
振作精神推门而入,接客的是名老妪。楚歌神识扫过,看出这店里只她一人。
“欢迎、欢迎。”老妪步履蹒跚“客人打尖还是住店?”
“来杯热茶吧,老婆婆。”楚歌略一沉吟,客气回应。
她不打算停留,只待打听方向后直奔晋国而去。
“好说,好说。”老妪颤颤巍巍地为楚歌斟茶,见楚歌摘下斗笠露出真颜,不禁赞叹:
“诶呀,好生俏丽的姑娘。老太太我,可是好几年没见着过年轻人喽。”
“老婆婆言过了。”楚歌笑着回应,品了一口热茶“不知此地离梁国都城有多远?”
“看来姑娘不是梁人。此去往北八十里,便是大梁山。越过大梁山,都城便不远了。”
大梁山……当年那宁域小会好像就在那山脚下开的,倒是没多远,到那边便好办了。
等到了都城,先准备一番,再去晋国不迟。
东洲宁域三分天下,晋国在西,梁国在北,越国在南。
三国背后,则是分别被三大派主持:越国是飞龙谷,梁国是重云宗,晋国则是三玄门。
世俗王权的背后都隐有修真门派的影子,这在修真界也算是常识了。
看着老人家的和蔼模样,楚歌心神一阵恍惚,又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们。
这些年她跟着师父四处云游,暗中也经常托人往回送些东西。不知爹娘过得如何,小妹又变成什么样了?
楚歌意识到自己道心有所动摇,连忙凝神静气,向老妪问道:
“老婆婆,你刚才说好几年未见年轻人,这么大个驿站,就你一人主持吗?”
“唉,姑娘你有所不知。”老妪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这驿站南边,就是兀明镇,原来也是人来人往,香火鼎盛。
可自从十几年前,东边山野里出了一个恶鬼,专挑二三十岁的人掳去,一旦被抓便音讯无。这一来二去的,镇里的年轻人要么被抓走,要么就拖家带口远离这里。结果最后只剩下我这样的老弱鳏寡……”
楚歌意外听到这样一段故事,也是面露异色。
“这恶鬼如此凶残,就没有人来管管?”
“管?谁来管。”老妪苦笑连连
“倒是有人告知官府,也有那捉妖的道士,结果进到山里都是一去不回。唉,妖鬼横行,世道艰辛……可怜我那苦命的儿子,本被仙宗选中,结果回家探亲时非要前去除妖,结果……”
兀明镇,无名镇。多少凡人半生潦倒,最终也如同这镇名一般,匆忙一生最后变成一抔尘土,藉藉无名。自己当年若不是遇见法竹道人,想必现在还在那烟波楼上帮厨吧。
楚歌感慨万千,这老婆婆也是命苦。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找苦命人。
“老婆婆,你懂的还真多,可知那宗门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什么……五行门。唉,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五行门……没听说过。看来只是个山野小派。
楚歌念头一闪,倒是想起自己储物袋里的一件法器。
“老婆婆,你看是否认得这柄法剑。”楚歌从储物袋中取出一物,递给老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