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让张飞扬率队前往纽约参加“全世界机器人大会”,去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在全世界尽力推广凤凰“仿生机器人”,为下一步量产推向市场做好准备。
而且。
从研究所实验室回来后,他便专门安排团队按照张厂长提出的“定制版配置”进行了量产成本核算。
可最终的结果是,第一批仿生机器人生产出来成本最少在15万元以上,售价的话起码要到20万元了。
这样的价格,如果仅仅是在国内销售,显然受众客户绝不会太多。
要想取得不错的销量,必然要靠着欧美大户出力才行。
这几天他正愁如何搞点热度,借着此次“机器人大会”让“开天”系列仿生机器人获得更大的曝光,获得更大的全球影响力,没想到Mask自己将热度炒起来了。
当然,Mask这样做的心思胡来也能猜到一些。
无非是Mask认为凤凰集团的机器人处于初级阶段,正好利用“机器人大会”同台竞技的机会狠狠踩一脚凤凰集团,狠狠地打凤凰集团的脸。
可是。
胡来微微一笑,究竟谁打谁的脸,还真不一定呢!
所以。
在Mask凤凰集团推特后,胡来罕见地用凤凰官方账户亲自回复了一句。
“Mask先生,7月10日见。”
凤凰官方的回复,直接将此次事件的热度再度拉满,话题度瞬间升级!
……
如此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原本也要参加“全球机器人大会”的大米集团仿佛被所有人遗忘了。
大米集团启程参会的官方消息下只有寥寥数十个评论,毫无疑问,雷布斯雷总精心准备的宣传计划又一次被凤凰集团搅黄了……
就这样。
在全球目光都聚集在泽斯拉和凤凰集团两家企业身上时,“全球机器人大会”开幕的日子也准时到来。
在网络上嘴炮了十来天的网友们终于可以扔掉键盘,近距离地体验两家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带来的“仿生机器人”!
这一天。
无数来自全球各国的媒体记者们、各家顶尖科技企业的工程师们,以及全世界的科技爱好者们齐聚纽约科技大厦,准备亲眼见证泽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和凤凰集团“开天”机器人的正式对决!
BBC、路透社、法新社甚至是CCAT和新X社都派出记者实地报道。
除此以外。
许多炎国留学生也亲临现场,前来为凤凰集团加油打气。
而展馆内。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球机器人大会”原本就在行业里备受尊崇,所以每次举办时都会吸引全世界顶尖机器人企业前来参加,展示自己最新的技术。
这一次有了泽斯拉和凤凰集团的激烈碰撞,更是让原本热度就很高的大会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刚一开馆,展馆里瞬间乌泱泱的全是人头。
这次举办方也煞费苦心。
泽斯拉就不用多说了,作为北美第一科技创新公司,加上主场作战,泽斯拉的展台理所当然地安排在了展厅最为核心的区域。
但是。
没想到凤凰集团报名时间晚了一些,在机器人行业也没有什么行业地位,主办方仍然直接将凤凰集团的展台安排在泽斯拉旁边。
没错。
两家展台紧紧挨着的。
而且。
或许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热度,主办方还特意将另一家参会的炎国企业——大米集团也安排在泽斯拉展台的另一边!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大米集团、泽斯拉、凤凰集团的展台分布。
现场北美观众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