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周期就缩短为23小时。
23小时的重访周期对于商业用途来讲就够用了。
当然。
如果发射10颗“观景系列”卫星,那重访周期就只有7小时。
也就意味着“观景系列”卫星每隔7小时就能对地球任何一个地方进行一次重复拍摄。
“所以说,在实效性来讲,我们现在3颗‘观景系列’卫星,大约23小时才能扫描拍摄一次指定区域,意义并不大。”
在场所有人都是卫星行业的专家,周大民话语说完,众人纷纷点头。
实际上在刚才胡来提出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
对啊。
现实问题就是只有三颗卫星,单星再怎么强悍,覆盖间隔时间还是跟不上没用。
不料胡来早就想到这个问题,在他眼里,这个问题甚至比刚才“AI智能识别算法模型”的问题还要好解决。
“这个很简单。”
“卫星数量不够,那就马上继续发射卫星!”
“三颗不够,十颗,二十颗够吗?”
卧槽!
众人顿时目瞪口呆,人都麻了。
好家伙,真是发射卫星如砍瓜切菜啊。
十颗?
再发十颗那可要多少钱啊?
为了一个山里的火情真的有这个必要耗费巨资吗?
说实话,没人比他们更了解“观景卫星”的造价和成本了,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商业卫星公司的正常运营了。
先不说为了实现“卫星预警火情”这个功能需要发射多少卫星,需要花费多少资金。
最麻烦的是,等接下来这段日子过去,山里的火情没了,后续这些卫星怎么办?
要知道。
卫星可不是发上去就不管了,后续维持卫星正常运营可是需要地面团队进行保障,是需要地方服务站随时监控的,这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说的不夸张点,就目前卫星部门,甚至是整个凤凰集团,这三颗“观景卫星”就足够了覆盖大量的业务了,后续要发射的卫星完全就是拖后腿浪费钱!
而就在众人震惊胡来的大手笔之时,没想到胡总的计划并没有完。
“大民,你在研究所呆了一段时间,也知道我们研究所之前接纳了一个二毛来的固定翼飞行器专家,并且专门搞了一个固定翼飞行器实验室。”
“据我所知,这些年实验室每年都有一千多万的实验经费,搞出了不少固定翼无人机。”
“除了用卫星进行观测以外,我还打算让实验室的‘固定翼无人机’也参与这项工作,具体是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侦察还是利用无人机进行初期火情灭火,你接下来和实验室联络沟通。”
好家伙!
固定翼无人机?
听到这里,周大民心里最后一丝劝解胡来的心思都没了。
又是AI算法,又是卫星,现在连研究所实验室里的固定翼无人机都拿出来了。
胡总这是下定决心真的要做这件事了。
周大民怔怔看着胡总平静的脸庞,心里不由有了几分钦佩。
不得不说,能做到胡总这样毫无保留的付出的有几人?
也不再劝,周大民咬牙说道:
“行,老板您放心,我马上就开始组织人员进行研发。”
胡来脸上终于没有板着脸,伸出三根手指:
“三天之内,我需要看到卫星进入发射准备……”
三天!
……
最终,周大民还是含泪应了下来。
不过。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好歹有“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