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天门系列芯片(3 / 4)

但是。

众所周知,芯片纳米越大性能越差,这也导致现在卫星上的芯片基本都是20年前的消费级芯片水平。

想到这里,胡来心里也明白搞宇航级芯片和消费级芯片的难度不可同日耳语。

而凤凰卫星部门想搞智能AI卫星,必然要解决宇航级高算力芯片的问题。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芯片总监老王的声音,抬头看去,只见老王一脸愤怒的看着周鑫鑫。

“得得得,周鑫鑫你是不嫌事大。”

“你知道大民总给了我们芯片限制多少功耗吗?”

“12瓦功率的卫星芯片!12瓦的功率你还想要什么芯片?你知不知道现在连高通的骁龙8 GEN 1芯片都有11.5瓦!”

“更别提这不是消费级芯片,不用顾忌各种场景,这是宇航级的芯片!”

“我们在隔离粒子封装上做了多少努力才勉强有点成果,勉强能做到7纳米40TOPS的水平!”

“而且,我现在也还不能100确定稳定,还需要晓鸥总他们在卫星防护层上再做一些特殊的辐射吸收!”

周鑫鑫讪讪的笑笑,没有说话。

片刻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卫星部门负责人周大民也轻轻咳了一声,略微尴尬的说道。

“我们卫星项目部门也没办法,谁不想给芯片留出更大的功率呢?”

“但是我们毕竟是小型卫星,我们的能量来源几乎都来源于太阳能,这些能源不仅要用于电子系统,还要给卫星携带的各种照相仪器能源输出。”

“而且,太空里可是真空,没有风,一旦功率高了整个卫星的散热系统我们也要重做,到时候全部都得改!”

“所以说……12瓦已经是我们腾出来的极限了,上一个‘观景一号’甚至我们只用了4瓦的功耗芯片!”

胡来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卫星芯片竟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要求稳定性的同时,还得注意功耗,并且还需要考虑散热问题,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

这样的要求不就是和手机芯片的发展一样吗?

甚至说。

虽然卫星芯片是放在比手机大的设备里,但实际上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比手机芯片小。

就在胡来心里思索之时,周大民走到胡来身边,语气委婉的说道:

“老板,虽然说这次40TOPS的AI算力芯片和我们同等7纳米的消费级、车规级芯片性能有所差距,但我是知道的,老王是真尽力了。”

“当然,我也知道周鑫鑫是开玩笑的,他们开发的‘星上AI智能处理系统’完美匹配了40TOPS这颗芯片,按照我们的计划,未来的‘观景二号’三号都将成为AI智能卫星。”

周大民一边说着,看到胡来点点头,随即拿了一份准备好的项目资料请胡来过目。

“‘观景二号’卫星建成后,将拥有‘星上处理’能力。”

“您应该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商业遥感卫星,包括‘观景一号’,实际在进入拍摄轨道进行拍摄后,往往因为雾层、云层等等原因,最终得到的图像有可能被云层雾层遮盖了。”

“甚至有的图片因为光线等原因,拍摄出来的效果并不好。”

“按照我们现有的卫星工作模式,这些拍摄出来的图片不论好坏都会统一通过卫星传输返回地面中间,根据我们的统计,每次返回的数据里大约只有30的图片是有价值的!”

“而一旦我们搭载了‘星上AI智能处理系统’后,我们将让系统进行智能识别,届时在卫星上就能由计算机智能删除不合格的照片,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约我们宝贵的传输带宽,还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