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我的好兄弟(7 / 9)

派一只工作组到营城开展工作。

同时关于营城造船厂的管理人员抽调方案也已经开始准备了。

也就是说,当会议室大门拉开的那一刻起,又有一个副厂级的干部要产生了。

原营城造船厂的厂长自然是不能用了,人家也不会留,其他管理层干部除了设计和生产相关的,也都会在冻结令取消后协调调走。

景玉农留下来,跟李学武以及炼钢厂驻在这边办公室的人确定收购案的具体细节。

两人坐在会议桌拐角处,身边围拢了好些人,不仅仅有炼驻办的,也有财务处和人事处的,还有景玉农的秘书李雪。

以李学武和景玉农为主,两人就收购案上的细节逐条研究和分析,代表轧钢厂去完成收购的厂领导就是景玉农。

这是刚才会议上确定的,而作为这个项目的推动者,景玉农自然是要找李学武来谈的。

李雪就站在景玉农的旁边,随时会给她提供需要的资料,以及那边财务处和人事处给出的收购方案预案。

景玉农去主持收购案,自然不是一个人去,也不是带着十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她不仅仅要准备好财务人员,去那边接管账目、审计财务、完成拨款等等,她还得在那边组建一个完整的人事管理班子。

谁让她管着人事处和财务处呢。

收购案的提出和筹备不容易,完成收购和接收更不容易,可不是李学武在会议上指点江山随便说几句就行的。

李学武能推动甚至影响表决结果,但他实属不愿意做这种费脑子的活儿。

要论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他虽然不愿意,但还是得说句公道话,轧钢厂里没有人能比得上景玉农。

这也是李雪在传达了景玉农的求助信息过后,直接点了张国祁的名,必须在王敬章对景玉农动手前干掉他。

李怀德在同李学武沟通和商议轧钢厂未来的管理班子时,他也坦言景玉农是一把好手,是得用之人。

李学武给他的建议也是如此,既然李怀德无心财务和人事这种劳心劳力的工作,那就放开手,表现出应有的气度。

李怀德最不缺的就是气度,这老家伙精明的很,有人替他做工作,他开心还来不及呢。

只要认同他的管理和领导,那在一些利益问题上看的很大度。

从对待董文学一事上就能看得出来,很舍得拉对方上位的。

董文学进入领导班子说是谷维洁一手推动的,倒不如说是李怀德主动让开了位置,舍弃了自己的利益成全了他。

景玉农也是在经历过同杨凤山的合作冲突过后,看到了这一事实,才主动同李学武表达了转变立场的态度。

而李学武也很会做人,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把李怀德推到了前面,请景玉农自己同他沟通。

当然了,李学武提前跟李怀德打过招呼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两人谈话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在会议上景玉农讲的意见和发表的看法是很中肯的,她是负责财务和人事的领导,对每个项目都有审核权。

看着很严厉,实则是工作需要,一旦进入正常的工作程序后,李学武已经能清晰的感受到她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了。

其实李学武很愿意跟这样的人合作,只要她脑袋不卡壳,来点非主流的想法和意见,什么都能谈。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便是你讨厌一个人,可你也会被他的专业程度所折服。

你是愿意带着一群笨蛋干工作呢,还是愿意跟一个专业的人合作呢?

当然是合作了,李怀德那种笨蛋都知道怎么选,李学武难道比李怀德还笨?

至于以前的那些不开心,当然是留在以后慢慢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