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广东调查报告(3 / 4)

贺今朝颔首,端着茶道:“佛山那里有铁矿吗?”

“没有,多是从广州、南雄、韶州、惠州、罗定、连州、怀集等地的铁输送到佛山。”

贺今朝看着一旁的属官,见他奋笔疾书,才放下自己手中的茶杯:“多谢郑将军的提醒。”

张福臻捏着胡须确实在想,若是锤匪掌握这一条线,因为佛山工精,既可以满足己方对军事订货的质量要求,又可以以廉价办取各种器物,还能获取较多的赋税。

此时的佛山冶铁业还没有发展到黄金时期,广东全省表层铁矿还没有开采完毕,大量的洋钉子,洋铁链还没有大量输入。

待到清朝时期,精光锃亮的洋铁,相比较满布蜂眼的土铁相形见绌,再加上机器生产的洋铁也极为便宜,大量倾销之下,直接把佛山冶铁业冲击的七七八八。

“制盐呢?”张福臻笑着询问道:“也需要铁吧?”

自古以来盐铁都有巨大的利润,广东临海煮盐获利定然不俗。

明代盐业生产还处于煎盐阶段,煎丁灶户,课营煮盐。

凡煎烧之器,必有锅盘,大盘八九尺,小者四五尺,俱用铁铸。

俟有数十石,倾置于锅,凡一灶四锅。

明代广东盐场有十四大处,还有海北九场,琼州六场,岁办盐七万三千八百九十五引每引四百斤。

所需煎盆镬数量极大。

大明佛山上供的品种中就有“煎盆镬”一项。

其中不少冶铁巨富也从事贩盐,这两项产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当然光是广东一省煮盐获利巨大,但关大明朝廷什么事?

朝廷还能狗收一点点盐税,就谢天谢地去吧。

“瞒不过张参谋。”

郑芝鹏也跟着贺今朝一同称呼,在一个产业上取得利润后,自是有底气去掺和另外一个。

他们两个开始交谈起来了。

贺今朝敏锐的嗅到了广东有许多手工业人的事情。

他们对分田什么倒是不热心,多是想要靠自己的手艺吃饭,或者说开个人的家庭小作坊。

工人。

全都是民营企业。

无论是家庭小作坊、家族大作坊以及商人经营的大作坊。

至于官营的,都在皇宫里握着呢。

就在这个时候,牛有成说了几句话,贺今朝站起身来,去接待赵小五派回来的使者,把杨文岳整理的厚厚的调查文书交给贺今朝。

贺今朝让张福臻招待郑芝鹏,先去侧室里打开杨文岳给他写的书信。

广东百姓的生存方式不同于中原。

因为海盗商人的影响,他们大多都爱经商逐利,而不是耕种田地。

贺今朝翻开杨文岳的调查报告,前面还写了目录。

分别是广东经济作物、族田、沙田、冶铁及匠人、铁矿分布、

他立即翻到冶铁及匠人的书页去看一看杨文岳的实地考察。

毕竟那里的工人蛮多的。

按照广东的模式,家庭小作坊全都是父兄组织,子弟出力,一般在五到十人的规模。

为兄为父的作坊主还要给弟弟们娶妻,然后随着他们的成婚,一个家庭作坊会分为几个小作坊,故而家庭小作坊的规模和资金都十分的有限。

他们能够崛起以及能否经营下去,多是懂得独立操作的手艺人。

因此投资者多是学成出师的手艺人,他们的资金来源也是多年佣工的工钱。

这些家庭小作坊成员多是靠着亲属组成,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靠着宗法维持的。

家长是具有绝对的权威,兄弟子侄的劳作,完全遵循家长的“指导”进行。

甚至子侄的作坊赚了钱,还得给父辈的作坊。

看到这里,贺今朝的眉头微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