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军礼,几个官员上书弹劾,都被皇帝给革职。
高起潜如此行径,完全是靠着皇帝的偏听偏信。
多尔衮派遣部分人马由顺义南下,兵锋直指东直门,意图吸引明军兵力。
卢象升面对清兵的频繁进攻,日夜督兵力战。
夜,清兵移兵德胜门外北土城,卢象升领军交战。
天亮又与清军交战于西直门,获老旧炸膛等十余门巨炮。
清军趁势撤退。
卢象升请求乘胜追击,经过众官讨论,崇祯到第二天下午才批准追击,但为时已晚。
这个时候高起潜则是暗中派人去追击清军,想要捡便宜,到时候跟皇帝报功。
结果他的部下刘博璐被清军大败于卢沟桥。
高起潜慌了,本以为是手拿把掐的抢功,在皇帝面前露脸。
结果大败特败,他想要瞒也瞒不住。
高起潜只能倒打一耙,在皇帝面前说卢象升不适合作战领兵对清军作战,易上当,且易错失良机。
崇祯也不觉得是他耽误时间导致没有狠狠的咬住清军,让他们有所准备。
当高起潜这个「非常懂」军事的太监给出建议,崇祯坐不住了。
他开始召集洪承畴领兵来援,洪承畴知道不能再拖,先派遣降将白广恩率领几万人马先行。
一方面是为了响应皇帝的话,一方面是为了迷惑李自成。
让他以为朝廷大军直接跑去支援京师,对付清军。
没等李自成高兴几天,洪承畴就率领精锐士卒打的刚刚想要均田免赋的李自成。
李自成被打的身负重伤,妻女皆被俘,只剩下十七人,跑到了河南、陕西边境的大山里躲藏。
五省总督洪承畴这次啊亲自带领左光先、王承胤,号称合众十五万人,向着京师进发。
洪承畴希望抵御清军之前,陛下能够给下发些军饷。
毕竟这么多人前去解围,人吃马嚼,损耗极大,无论如何都得给钱。
否则有人当场叛乱,也不是不可能的。
洪承畴没了基本盘之后,军饷的问题是相当不好解决。
卢象升对于朝廷上的风向不敏感,作为勤王总指挥他决定进据保定,命诸将分道出击,大战于庆都(今河北望都),斩清军三百级。
高起潜脸上不好看,他派人去迎战清军想要抢功,结果大败而归。
反倒卢象升一次一次的取得胜利,这不是打他的脸嘛?
什么外寇入侵,都没有他心中所想的重要。
然而卢象升的情况也十分难缠,军中乏饷。
平日里欠了军饷,咱们因为卢督师与大家同甘共苦,咱们没饭吃,他也不吃饭,看在他的面子上,那就忍了。
可是咱们兄弟与清军对战,都斩杀了三百多人,杀伤更是近千人,才能砍下三百多脑袋。
皇帝一点奖赏都没有,那咱们还卖个屁的命啊?
谁不知道清军是出了名的凶残以及难打?
如此怨气在明军士卒当中传递,自是牵制了卢象升的进一步行动。
卢象升也一直都在上火。
他虽然是主战派,敢于和清军对战,可掣肘实在是太多了。
朝廷上的重臣与他成反对意见,想法子要搞掉他。
皇帝身边派来的监军,也觉得卢象升的行为影响了自己在陛下面前「善于军略」的良好形象,故而对他也不顺眼。
卢象升屡次给皇帝上书希望能够给他调拨粮饷,以此来维持士气,继续打击清军。
但清宛县令左其人、真定巡抚张其平都不给他运饷。
后勤后勤没有,补充兵员更是别想了。
无论是杨嗣昌还是高起潜都不想让卢象升这个名义上的督师,掌握许多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