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厚势(3 / 4)

比国外,重器不能私持这条红线她不相信杨铸不清楚。

杨铸有些表情复杂地扯了扯嘴角,林可染在担心什么他自然清楚,事实上如果没有后世20年的见闻,他也绝对不敢、也不愿意触碰这种敏感领域。

“是不是在玩火,得看具体怎么做。”杨铸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你自己也是懂围棋的,自然知道有时候比起抢大场,厚势反而更重要吧?”

所谓厚势,

有了前面的铺垫,林可染瞬间明白了杨铸的意思:“你是瞧上了滇南的区域敏感性,给自己下一步动作添加筹码!?”

看到杨铸很光棍地点了点头,林可染只觉得头皮发麻的厉害。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华夏的边陲地区都非常敏感;

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西疆和青藏地区最紧扣国人心弦,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滇南这个国内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地区,其实其情况的复杂程度也未必比其余两个省份低多少。

建国以来,除了民族元素外,这个gdp总值曾经一度吊在末尾三甲的省份,其实一直在提防着境外的种种谋算。

碍于404,许多东西不方便多说,单只说一条并不起眼的——傣系分流。

严格意义上来讲,东南亚的数亿人口其实都是傣系民族的分支,受制于历史原因,他们宗教信仰很有些不尽相同,但整体上而言,其实他们的语言、饮食、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都有都许多大同小异之处。

因此在某个时间段里,这片区域一度曾经提出过诸如“东南亚大傣文化圈”的概念,想要把整个傣系民族粘合在一起——杨铸虽然没有仔细研究过,但他总觉得,东盟之所以一度好到同穿一条裤子,未必没有这种思潮的影响。

按理说,这毕竟是东南亚的事情,跟华夏扯不上什么联系;但好死不死的是,在滇南境内偏偏有上百万的傣族同胞;而更不巧的是,滇南的版纳州和德宏州两块以傣族为主导的偌大地方,却存在着不少对东南亚大傣文化圈很感兴趣的“老傣”。

所谓的“老傣”,在后世并不是一个简单划分年龄或者生活习惯的称呼,其中间的含义,可以自行理会。

总之,虽然国家最近这些年非常重视滇南的稳定,总体形式上也是一片向好,但在祖国尚未崛起之前,终究因为民族和地理的缘故,水面下藏着不少暗涌;

而用“天高xx远”这个不太恰当的词来形容这段时间的滇南,尤其是滇南的边陲地州,却也不算太过分。

因此杨铸一旦在滇南这边扎下根,并通过产业形成一连串某种意义上的“护身符”后,即便是在一些敏感行业里的影响力有些令人不适,上面为了稳定,大概率不会轻易出手。

而在这种情况下,手里有牌可打的杨铸完全可以通过一些近乎于顶牛的方式,对那些不讲武德的地方进行强硬反击,从而保证自己的工友之家项目能够正常运转。

想通了此节,林可染看向杨铸的眼神极为古怪,觉得这人胆子当真大到了不知死活的地步,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

远处一阵近乎于噪音的引擎声传来,随即一辆军绿色的吉普212老爷车出现在视线里。

…………

两分钟后,三名男子下了车走了过来。

一名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些斯文的领导热情地跟林可染打招呼:“林总,幸会幸会,我是镇雄商务局的主任钟涛……”

被当做小虾米一样晾在一旁的杨铸看了看抱着文件,同样乖乖站在钟涛背后最末位的张孟平,嘴角掀起一丝莫名的弧度。

看着自家兄弟那跟早上出门汇报时天差地远的沉默表情,用屁股想想就知道这货肯定被摘桃子了。

还好自己早就嘱咐了萝卜,饭要一口口的吃,第一次汇报只准上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