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并州匪政
易水河,或许是因为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原因,这条河流总让人心怀悲怆,带来伤感。
在建康三年,这条河流再次吸引了举国天下所有世家豪强的关注。
为什么百姓曾经谣传,这里变成了一条血河。又为什么,所有百姓又众口铄金的矢口否认,眼神惊恐闪躲?
尤其朝廷还封锁了幽州对外的一切联系,这一切导致一种莫名的恐惧,笼罩在无数关东豪强的头上。
那些有阴谋规划,意图不轨的豪强,更加惴惴不安。
朝廷究竟打算如何应对幽州豪强叛乱?是招抚安置,还是强势平叛?这关乎所有人选择应对朝廷的态度。
孟承秦汉遗风,世道百态,大抵相同。
如今孟朝经历的一切,历史上都有迹可循。
清查户籍,度田核检,在大汉光武皇帝登基时,也曾经颁布政令:“皇帝以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自占,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乃诏下州郡检核。”
当初光武皇帝的政令可是比孟朝皇帝严酷太多,仅第一次度田就杀了三公之一的大司徒和河南尹、守、相等十几位两千石高官。在之后更是不时有地方官员因为度田不实被杀。
杀的皇帝自己感慨:“我甚恨之前杀守、相太多。”
因为光武帝清查田籍、户籍,深深损害地方利益,所以天下郡国群盗处处并起,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无奈汉朝皇帝不得不妥协,一边分化拉拢豪杰,一边诛除豪强首领,将其迁到京城周围,重新授田。
若孟朝皇帝也被迫向幽州豪强妥协,那青州、冀州、徐州等地的豪强就可以有样学样,反抗一回,迫使孟朝皇帝的限婢令虎头蛇尾,难以落实。
清河崔氏,为冀州顶级豪族,尤其关切朝廷对叛乱的态度。
崔氏虽然有崔琰出仕于朝廷,但崔琰的官职仅止步于河东太守。想要了解朝廷顶级军政部署,显然是痴心妄想。
于是崔氏不得不派出族人亲自前往易水河畔,去查看一下幽州究竟在发生些什么?
作为顶级豪门,崔氏家财丰厚,派出的族人十余人皆骑骏马,趾高气昂。
为首的一人是清河崔氏偏房族人,名叫崔镐。
崔镐抵达易水河畔时,易水清澈冰凉,完全看不见传说中横尸无数,血水盈河的画面。
崔镐随手指了一名随从,说道:“汝去尝尝河水,是否有血腥味。”
被指的随从本能退后半步,随后硬着头皮趴在了河畔,啜饮了一口河水,细细品味了一下,兴奋的说道:“公子,公子,没有血腥味。”
崔镐一喜,随后面露不满,说道:“汝喝那一点能尝出什么?多喝几口!”
随从无奈,只得将头埋入水中,痛饮几口。其脸还埋在水下,这名随从便听闻身后传来一片惊恐的叫喊声。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其全身,瞬间后背一阵森寒。连忙从水中抬起头,看向身后的同伴。
只见所有人都略带颤抖的望向河流上游,一副受到惊吓的模样。
顺着众人的目光看去,赫然可见,十数具尸体漂浮在水面上,尸体已经浮肿,却依旧能看见身上插着的断矛与长刀,巨大创伤在后背清晰可见,伤口已经溃烂,却没有鲜血流出,显然尸体内的鲜血已经流的干干净净。
随从想到自己刚喝完浸泡着大量浮尸的河水,胃里瞬间一阵翻江倒海,跪在岸边一阵疯狂呕吐。
作为大族子弟,崔镐还算见多识广,不像随从,终生都窝在坞堡、乡里,从未远行。见过野外伏尸的崔镐,下令道:“去把尸体捞上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一群随从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寻找枯木去打捞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