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不一样的屯田生产(2 / 2)

所需流民数量远少于自耕农数量,却耗时更短。”

“然后司马县君又派专人掌管水利,避免百姓抢夺水源,各处良田都得充分浇灌。”

张瑞叹了口气,模式是个好模式。可惜难以推广。

也只有司马朗、审固这种清廉能吏,才能在华阴县这一处范围内施行。

张瑞若是敢将这种模式强行推广到治下,必然引起大量腐败与官绅勾结。豪强必然会在其中上下其手。

毕竟不是每个官员都有司马朗这种能力,也不是每个豪族都像华阴杨氏一样志向高远,不与百姓争利。

最后审固说道:“麦田正常年份产量在三石半左右,去年下有瑞雪,今年又风调雨顺。产量必然超过三石半,分百姓三石。余下分与流民。”

张瑞皱眉,问道:“流民如何能满意?其辛苦一年,竟只得半石粮食。”

审固连忙解释道:“君侯有所错估。流民扶牛一日开垦数里,故能以极少之人,照料最多之田。均分之后,每名流民能分六十亩良田,得粮三十石。而华阴百姓每人皆二十亩良田,仅能得粮六十石。”

“即便如此,亦不过百姓之半。”

审固深深叹息,说道:“这世间事,岂能事事公平。若非司马县君行此制度,流民安置不及,连三十石粮食亦未有。更何况,君侯可知汉室屯田制度?”

“倒是未曾闻。劳烦审县君为孤解惑。”

“汉室屯田,官府与百姓五五分粮。若百姓租牛,则官府六成,百姓四成。”

“屯田制下,百姓消极怠工。一人耕田尚不足二十亩,不及民间一夫携五口而治田百亩,每人能耕种二十亩。关东仍以种粟为主,亩收一石五斗。以二十亩算,总产量亦不过三十亩。而与官府分成之后,仅能得十五石,若租有耕牛,更是只能得十二石。”

“百姓辛苦一年,却只能分得十二石粮食,每月一石。自己一人尚且食不果腹,更遑论喂养妻儿子女。”

张瑞倒吸一口冷气,难怪曹操手下屯田百姓纷纷流亡,叛乱此起彼伏。这对百姓的剥削也太狠了。百姓除非是走投无路,活不下去了,不然绝不会去参与屯田。

事实上,这完全是是张瑞对曹操过高的美誉了。

六四分,是汉室跟晋朝的屯田模式。

到了曹操那里,七分、八分才是常情,百姓能靠吃野草不饿死,就是万幸。

《晋书》:且魏、晋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于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乐。

官、民收成到了六、四分账的地步,老百姓竟然还人皆悦乐。

那相比之下,右将军府的田税只略高于一成半,简直是人间天堂。

倒是曹丕对曹魏的屯田制度有清晰的认识,总结为:经郡县,历屯田,百姓面有饥色,衣或裋褐不完,罪皆在孤;是以上惭众瑞,下愧士民。

这句上惭众瑞,下愧士民,总结的感人肺腑,令人泫然欲泣。

然后屯田制度依旧,官府恶意驱使百姓破产,限制其进行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