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并州匪政
济济一堂的士子都在恭谨等候张瑞问策,张瑞不可能对三个诧异的青年有什么特殊的反应。
依旧从容的望向所有人,说道:“如今三月,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蓬勃气象,正如我鹰扬将军府壮大之势。便请诸君试言之,孤克长安之后,当凭农、工、商何以为重,方能成就伟业。”
如今天下兵灾不断,乱象丛生,已是天下大乱的模样。
值此背景,张瑞对自己的野心已不加掩饰,就是要昭示学子们,不世之功就在前方!
随后众人开始动笔,鹰扬将军府对工商之事十分看重已广为人知。没有人会顽固的写重本抑末,但想写好如何发展工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绝大部分士子自幼接触到的理念一直是士人高贵,农为根本,工商皆贱业。
如今要写农、工、商之重,除了要文思敏捷、才干斐然以外,必须还要对工商之事有所了解。
这种科考的题目,势必会引导学子不能死读书,多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殿试的考试时长只有一个时辰,也就两杯热茶的功夫,士子们便已经开始纷纷交卷。
六十人的卷子,又都是文采斐然的文字,张瑞已经无法一人审阅了。早在殿试开始前,便已组建了人数五人的审阅团队,都是鹰扬将军府身居高位的重臣,分别是审配、国渊、裴潜、卫觊、荀兴,皆对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重要意义清楚无比。
阅卷不久,荀兴就一脸兴奋的拿着一份试卷走到张瑞面前,激动的说道:“恭喜主公,今朝得一大才矣!虽未阅卷完成,但我等五人皆以为此人当为今科状元!”
“哦?是何人,竟得君等一致认可?”张瑞笑着问道。
“河东襄陵人贾逵,字梁道,年方十七,家境贫寒,去年十六岁符合学馆结业条件,便积极参与科考。”
贾逵?
张瑞露出欣喜的笑容。
这人可是个文武全才。与贾诩、张既、程昱、顾雍等人并称为魏晋八君子。
与扬州刺史刘馥、并州刺史梁习、凉州刺史张既等人一同被陈寿评价为“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
“跟某详述一下贾逵之策文。”
“贾逵以为农业为一切之根本。若农田产出不足为用,纵有金银满仓亦会民心不稳,匪寇丛生。”
“然其并未重弹重本抑末之陈词滥调,而是强调,应当努力提升农田产出。并举例若五万人种田所产粮食能抵从前十万人,则富余的五万人可投入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以此来增加百姓财富。”
张瑞笑着抚掌,激动的赞叹道:“此方为解决问题之能臣!绝非庸吏!”
儒家文化的开拓进取精神的确是一大短板。几千年来一直绕着重本抑末在修修补补。
仿佛这就是千古不变的至理。
没错,通过大量百姓投入农业生产的确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稍有个天灾人祸就会饿殍遍野。
只有提高农田亩产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手段。
设想五万人所产粮食就抵曾经十万人曾经的劳碌与消耗,那此时投入六万人参与农业生产,多出的一万人所产粮食不就是社会积累的财富吗?
“关于提高农田产出,贾逵有何提议?”
“其主张有三,第一大力兴修水利灌溉,重新修缮郑国渠。”
张瑞不禁莞尔一笑,这可真是对得起贾逵历史上“贾侯渠”的称号。历史上贾逵担任豫州刺史期间,兴修水利,凿通运河二百余里,便利民生,方被冠以“贾侯渠”之称。
如今他不在豫州搞基础建设了,却跑到关中打起了郑国渠的主意。
“他对郑国渠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