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时域物质波透镜(4 / 4)

这样的温度,对于他来说有不少的办法。

比如激光制冷、比如氦气制冷等等。

想了想,韩元将目标锁定在两种方式上。

第一种是液氦制冷,这种方式最低的极限可以将温度降低到接近270℃。

但这种方法有个缺点,液氦制冷比较适合室内制冷,如果是在广阔的太空中,它并不是很适合。

当然,韩元可以选择将透镜挖空,在透镜内布管线,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降低镜面温度。

但同样有着缺点,那就是镜面的冷热可能不均匀,而且液氦的温度不好控制。

不过这种方法依旧被韩元列入了计划中。

第二种则是‘时域物质波透镜’制冷法。

这种一听就是物理界名词,其实还真的是来自物理界。

其原理类似于激光制冷,只不过要更加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减慢粒子运动的速度来降低系统的温度。

通过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激发与磁透镜结合,可以制造出来了一个‘时域物质波透镜系统’。

通过将‘时域物质波透镜’的焦点置于无穷远处,就能将系统内的总内部动能降低到三十八皮开尔文。

通过这种方法,理论上来说,可以将系统域内的温度最多可以降低到十七皮开尔文。

十七皮开尔文,也就是256.15摄氏度。

这个温度虽然比不上液氦制冷的极限,但相对而言,它能控,且更加稳定。

缺点是制造起来很复杂,且对计算的负荷要求较大。

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所以韩元决定这两种方法都尝试一下,看看哪一种更加适合。

1秒:m.bxwx.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