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服众(1 / 5)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47 字 2023-03-14

宋代的军制十分复杂,禁军是中央军,分别隶属三衙,即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司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其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正、副指挥命及都虞侯;军正、副指挥及都虞侯,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军称军使、副都头马军称副兵马使,都以下有军头、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这些都是正真的军职不是表示官员等级、确定品位和俸禄而无实际职掌的虚衔,如太尉、通侍大夫、忠训郎等宋朝实行「以文制武」,枢密院使和枢密院副使多由文人担任,真宗以后,以文官任统兵官,督率武将,渐成惯例;安抚使、经略安抚使由文官担任,武将担任都部署(都总管)、副都部署、部署(总管)、副部署、钤辖、巡检、都监,号为将官,领兵马,受指挥。宋朝的建国「守内虚外」,但在熙宁年后首都驻军减少。

北宋开国,鉴于五代战乱相寻、武将夺权、藩镇割据蔚然成风。那时侯,节度使就是半个皇帝,弄好了称帝,弄不好也能称王,实在弄得太糟了被人兼并了那是你没能耐。

宋朝开国后,决策层就致力于结束这种混乱局面。于是,先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节度使的权力化为乌有,再将禁军里有威望的大将派到地方当节度使。将地方精锐收归中央,建立起一支强大精锐的禁军,直接由皇帝统辖。地方只有老弱残兵供官府差使,称为厢军。

这么一来,节度使成了空壳子,厢军都是老弱病残,地方上闹不起来了。禁军归皇帝统辖,轮流驻防京师,将领也要轮换,「山转水也转」,京城也闹不起来了。

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这些从前的封疆大吏级的人物如今全是闲散人等,如果他没有其他官衔职务的话,那他就是不干事光拿钱的主了。而且很多都是遥领,即不到所在的地方赴任。

刺史本来是一州之长官,但到了宋朝,知州才是真正的州行政长官,刺史也只是个标示资望军功的虚衔。

后来,节度使也不仅限于武官。宰相罢免之后一般给个节度使,如赵普两次被罢免后的都被授以节度使。枢密使罢免后有时也给节度使,如吴廷祚罢枢密使,授雄武军节度使。

从藩镇退下来的节度使,一般授以环卫大将军、或上将军。如武行德、杨廷璋等。被贬的将官。如曹彬,歧沟关败后就去天平节度使衔,绶环卫官。统一战争俘虏来的小国国君。如湖南周保权,入宋后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驸马、国舅一类的人。如王承衍,王审琦的长子,封左卫大将军,又将公主下嫁与他,这也是杯酒释兵权时承诺的婚约。

禁军三衙禁军为北宋时期的正规军队,包括皇帝亲兵。集中于京师,有捧日、天武、龙卫、神卫等号。也曾屯驻,驻泊、就粮于各地,是人数最多、素质最好、武备精良的军种。分别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司三衙统属。捧日等军又以兵力情况分为厢、军、指挥、都四级编制。后又特立粮禁兵,常戍地方。

三衙武帅在平时分掌禁军,但无权调遣。枢密院和三衙分掌「发兵之权」和「握兵之权」,互相牵制。

宋初杯酒释兵权就是针对这些禁军而来,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不但是禁军大将、大藩节度、翊戴功臣,而且在禁军中威望极高,这自然是一大隐患。

三衙的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一个是从四品,一个是正五品,为三衙长官的辅助。

皇城、客省、引进、四方馆,东西上阁门使(从五)、副使(正六)、宣赞舍人、祉侯。皇城以下诸司使皇城、洛苑、右骐骥、尚食、左骐骥、御

厨、内藏库军器、左藏、仪鸾、南作坊、弓箭库、北作坊、衣库、庄宅、六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