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绍隆,所以徐方并没有找到机会。而现在,看到所有人都想要对富绍隆发动围攻的时候,徐方站了出来,他觉得,现在是最好的机会,给自己和富绍隆之间做一个了断。
而富绍隆这边呢,面对突然的挑战,依旧是面不改色,欣然面对,能和高手过招,是富绍隆一直以来期待发生的事情。
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开辟赵宋王朝三百余天下的肇始者和一代明君,也是太祖长拳的创始人,本身就充满了奇闻轶事。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话说当年,正处于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之时,年轻的赵匡胤因行侠仗义闹出了人命,便手提盘龙棍闯荡江湖。他曾经路过华山,从一群强盗手里救下苦命女子赵京娘。为了路途方便,赵匡胤遂与赵京娘结为兄妹,并独行千里护送赵京娘回家。
赵京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年方十七,貌美如仙,随父去曲阳烧香还愿遭劫,幸遇尚未发迹的赵匡胤拔刀相救,千里送其回家,一路上,赵匡胤对赵京娘体贴关怀。途径武安时,京娘晨起,临渊梳妆,向赵匡胤诉说爱慕之情。赵匡胤以所行义举,不愿乘人之危为由,婉言回绝了京娘的心意。是时,一轮朝阳喷薄欲出,赵匡胤作《咏日》诗题于壁上:“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最终,赵匡胤将赵京娘送到蒲州。
另据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京娘愿以终身相托,然而赵匡胤曰:“贤妹,非是俺胶柱鼓瑟,本为义气上千里步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赵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赵匡胤将赵京娘送回蒲州后,自顾自投军去了。而赵京娘因受到兄嫂的猜疑,作诗一首:“天付红颜不遇时,受人凌辱被人欺。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名天下知。”随后便悬梁自尽了。后来,赵匡胤登基,追念与赵京娘的兄妹之情,派人到蒲州寻访消息,录得此诗回报。赵匡胤甚是嗟叹,敕封赵京娘为贞义夫人。
喜爱读书的故事:赵匡胤虽是武将出身,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随柴荣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曾经有人向柴荣告密说,赵匡胤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车中都是财宝。柴荣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柴荣问赵匡胤:“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谷、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这才有了后来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宽厚待人的故事:赵匡胤是一个器量宽宏的人,从不以杀戮服人。有一次,他设宴招待群臣,有一个翰林学士王著,原先是后周世宗柴荣信任的臣子,由于喝醉了酒,思念故主,当众大哭起来。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赵匡胤却不怪罪,命人将他扶出去。王著不肯出去,躲在屏风后面放声痛哭,后来,好不容易才被左右搀扶出去了。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周世宗,应当严惩。赵匡胤却说:“他是喝醉了。世宗在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个书生,哭哭故主,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京城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