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解释,一,指的是明显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又无法找到对应的法条去审判。
比如前段时间一位知名律师举的比较火的案例,一对男女谈好价钱,发生了关系后,男生却用“冥币”付了钱,这并不构成犯罪。
二,指的是不为社会大众所察觉,即没人发现的犯罪。
不过从现实角度来说,基本不存在“完美犯罪”一说,因为只要你犯了案子,无论处理的多么天衣无缝,总会有痕迹留下的。”
“在我们书写的侦探悬疑小说中,也借鉴了现实的理念,但分类就比较多了,比如犯罪没有为社会所知,无法找到证据,无法解开诡计(犯案手法),法律无法制裁等等。
其中最简单,最容易写的就是知道你犯了罪,但法律却无法制裁,最难写的是无法解开凶手的设计的诡计(犯案手法)!
要是你所写的小说故事能让所有人根本判定不了凶手是谁,揭不开凶手的诡计,甚至连你自己都无法给故事一个结局,那么这就是一篇“完美犯罪”的小说了。
可这也只是我们理想中的设定罢了,至今为止,没有哪个侦探作家能真正写出让大家都认可的“完美犯罪”小说,我们大多数写的还是最终以揭露真相临近“完美犯罪”的小说。
至于如何判定一部侦探悬念作品的优秀,就要看具体设定了。
若是能将所有的预设条件,预设场景,犯罪动机,犯罪的手段,还有人物性格刻画,心理描写等等,符合逻辑的讲出来,那就是当之无愧的侦探大师了。”
叶风说了很多,他先普及了一下基础知识,让陈天弘对侦探小说有所了解。
这么说倒不是显摆什么,而是陈天弘的那个问题,说实话有点幼稚,换句话只有侦探小白才会有如此一问。
陈天弘挠了挠头,听完叶风的讲解,他已经明白自己刚刚的那个问题有多白痴了,为什么讲述的故事会被鲁怀一很容易就猜了出来。
自己以为的“完美”故事,在他们这些侦探作家眼里,估计也就那样。
.....
“而弘文你故事里所描述的冰雕杀人,然后融化,这种做法在圈内有个行业术语,叫凶器消失法,用冰或者可以融化的凶器是侦探小说中常用的一种,并不能算作“完美犯罪”,而且定罪也不是只看作案凶器,其他证据也是可以的....”
叶风说这段话的时候,一直看着陈天弘,事实上他已经说的比较委婉了。
要是换做鲁怀一,他不仅不会普及知识,还会直接了当的指出故事里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即便如此,叶风也怕打击到陈天弘的自信,他又继续开口道。
“《消失的凶器》整体的设定还是很不错的,用冰杀人,是非常接近“完美犯罪”的作案手法,并且凶手的身份也出人意料,剧情还有狸猫换太子的小故事....”
“对了,弘文,你这个故事是不是还有结尾,那个女作家最后被定罪了吧?要不,你继续说说?”
叶风说了几个好的方面,并恰到好处的结束,转而换下一个话题。
“有的,故事结尾的设定是冰雕厂发来了建模样本,女作家定制的三叉戟模具出了问题,粘上了他套膜上剥落的残留银质颗粒,这银质颗粒的遗留成分经过检验,和两具尸骨伤口处的遗留颗粒成分是一样的....”
陈天弘将自己原本的设定如实说了出来。
几位侦探作家相互看了一眼,怎么说那,如果对于一个侦探小白来说,能在第一次构思侦探悬疑故事时,就能讲出《消失的凶器》这样的剧情,算很可以了。
不过,弘文的名气太高了,导致他们的期待值就很高,所以总得来说,还是有些失望的。
但也可以理解,毕竟术业有专攻嘛!
最为开心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