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神分明记得。
自己上一次做这些技术改动的时候。
好像并没有这么明显的改变。
比如这一题。
膝关节踝关节耦合与步幅阶段的髋关节膝关节耦合状态稳定性协调性。
就明显做不到这个程度。
为什么自己这一世这个问题,都没有怎么费力,已经感觉到突破的程度比上一世更远了呢?
这其实就是苏神自己都漏了一个关键信息。
为什么上一世他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无法做到和现在一样。
更不要说几乎是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是他的技术领悟力和经验比现在有差距吗?
当然是有差距,但这不是主要的结算点。
最主要的点那还是——
苏神这一世的身体素质。
身体的积累。
尤其是身体的开发度。
要远远大于上一世。
上一世是那种开发度就算了吧。
要不是碰到兰迪,他二十六七岁才开始真正的注意到这个问题,而那个时候他第1次辞职报告都打出去了。
即便是后来在兰迪的科学团队带领下,重新去开发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自己最有缺陷的几块肌肉和肌肉分段。
那到底还是比从小开发要差了不少。
只能说是总比没有好。
你能想象做一个短跑运动员速成的小腿肌肉居然开发程度极低。
而他之前的团队和教练员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方面的缺陷。
要不是兰迪给他恶补。
他是不可能创造奇迹,成为第1个打开10秒和第1开打开9秒85的亚洲人。
尤其是苏神的比目鱼肌……
这个地方天生就不够好,后天还没有特别去强化,那自然成了他的掣肘。
眼下国内的主流乃至是全亚洲的主流依然是认为短跑运动员更加要注重腓肠肌的运用。但事实上,兰迪和他们的团队在后续研究中已经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虽然腓肠肌可以承受身体3~4倍,甚至天赋好一些的能到5倍左右的体重。
可这个能力和比目鱼肌相比……
就还是要差了不少。
因为比目鱼肌,它可以承受身体超过7倍以上,甚至有些人能做到承受8~9倍的体重负荷。
就是这么重要的一块肌肉。
苏神居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碰到兰迪之前从来没有进行开发。
以致让它成为了自己生涯的最大短板。
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就肉眼直观的看待,腓肠肌要比比目鱼肌的面积和体积大得多。那自然而然就认为这一块更重要。
可很多时候你的眼睛是会欺骗你的。
尤其是在科学论调上。
科学实验出来的结果,往往会震撼你的眼球。
就像是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
之前的人用脑子想,甚至觉得自己用脚趾头想都知道,那肯定是铁球先落地……但是事实却在科学的论证之后,完全颠覆了想象。
所以,比目鱼肌你别说苏神,整个亚洲运动员就没有几个人重点开发过。而这一块肌肉恰恰是自己小腿肌肉群里面最为能承重最为能开发的一个肌肉群体。
虽然他小。
但是他顶用啊。
而在这一世。
苏神对于自己这个上一世开发实在是过晚的小腿肌肉群,从一开始就进行了重点的开发和训练。
别的不说。
在最新的数据测试之下。
他的比目鱼肌肌肉群,承重已经达到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