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抵抗与绝境(下)(3 / 4)

星明帝国 伍德斯特VV 5612 字 2021-11-07

警报,或者说,污染的速度和警报传递的速度一样快,当一个地点接到报告之后,往往在那里能剩下的就只有一片或者几片在舱壁上蠕动的黑红色光影。

能吞噬所有光芒的黑雾,闪动着白红色光芒的巨大爆炸,偶尔还会有一群已经不知道还能不能称之为人,甚至能否被称为生物的变异体在严重损坏的舱室和走廊中毫无目的的游荡,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为飞灰——不过这样的中间态也不会长久的存在着,因为过不了多久,整座设施都会随之湮灭,或者彻底消失在巨大的爆炸闪光中。

在各个殖民星球上,一轮又一轮挣脱了任何限制,规模大到足以撕裂星球的地质灾害接踵而至,气体巨行星要么掀起能覆盖半球的超级飓风,要么就是形成无数直达太空的、宽度达到数百千米的物质喷流。

有一些体积巨大、内部压力巨大、氢氦含量足够高的星体甚至在这莫名的影响下从星核位置开始了热聚变,然后又在根本无法由自身引力平衡、直接违反质能方程的星核核反应所产生的异常辐射压力下直接炸成璀璨的放射状星云。

固态行星则掀起规模前所未有的超强度群发地震,十几亿年一见的超级地幔柱冲破所有地层维稳器和已经遭受破坏的地表维持设施,久违了百亿年之久的地质灾害再次将大地拉入火海,这些星球甚至可以说是在完好与破碎之间被反复蹂躏。

下层地壳和中上层地幔的城市在遭遇侵袭之后所有的维生系统和ai也全部离线了,面对温度接近千度的熔岩,即使是没有在第一时间被感染变异,市民们也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存在下来,毕竟,绝大部分人并没有经过那种超高级别的军事级别改进,在剥离所有设备加成之后,其本身仍然是碳基生物。

然而,这些行星并没能在这些影响下自由疯狂多长时间,伴随着行星系主星监测站的崩溃,检测雷达向中央恒星发送的扫描波也被征用变成了灾难扩展的通道,借助扫描波的强穿透性,恒星甚至以更快的速度就变成了腐化力量传播的巢穴。

在未知的动力之下,它们纷纷离开自己的轨道,化身为一颗喷吐黑红色烈焰的彗星,在宇宙中用长长的轨迹昭示着自己的疯狂。当这些失控的宇宙弹球以超过光速的速度扫过星系黄道面之后,汹涌的引力波在法则错误的情况下叠合,加强,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海潮,碾向还未能逃离的行星,这样剧烈的引力波所传递的力量在拍击到并未离开黄道面多远的行星上时早就超过了洛希极限允许的范围,四分五裂都不失为一种好的结果,有的星星甚至在这样的冲击下直接被拉成了一张平面,甚至一条直线。

当视角被拉远,从一颗恒星所控制的行星系扩展到由千百亿颗恒星所组成的巨大恒星系时,场景又别有不同。

如果通过外部视角来进行观测,“点亮”一个星系形象的基本都是围绕中央银核旋转的众多恒星和连亘数万光年的稀薄星云,当行星系中的污染在一个恒星系的千百亿个类似的系统中同时发生时,银白色的壮观星系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就被镀上了一层衰败与腐化的邪辉,在网络节点的协助扩散下,污染几乎不存在过程,而是直接从开始跳跃到了结束,就像将一个银白色盘子直接扔进了黑色的墨缸中一样。

毁灭的浪潮沿着能无视光速的信息通路几乎席卷了大半个宇宙,不过在宇宙的部分边境区域,或许是这股莫名的力量终于用尽了所有的后劲,或许是资讯计算机中的奥术能量最终还是起到了抑制作用,或许是曾经从晶能旋涡产生的、在翘曲世界长墙被制造出来之前就扩散到宇宙中的晶能辐射起到了作用,不管是哪种原因,在距离世界屏障可能还有十几到几十亿光年的地方,毁灭的速度终于放缓了,这里的少数居民没有在这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冲击中当场去世。

“逃!快逃!”这是这些幸存者此时唯一还存在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