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鼎在山下并没有受到非人待遇,在张罗辅部下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半山腰,张罗辅在这里等待他到来,两人见面后,高鼎自我介绍。
他是大明五军都督聆敬阳前锋大将,今日路过管涔山,请张罗辅让开一条道,让明军和后续队伍路过管涔山,张罗辅点点头同意,他哪有实力和聆敬阳对抗,但他很好奇,聆敬阳突然率军南下,是要和谁作战吗?
他不好意问高鼎,只好拐弯抹角:“我军在管涔山和建奴作战,聆都督是我辈翘楚,岂能和聆都督为敌?”
高鼎没有搭理他,他回到军营,把张罗辅意思带给聆敬阳,聆敬阳还不知道山上是张罗辅的部队,如果知道是张罗辅,以聆敬阳性格,一定会调集兵马围攻歼灭张罗辅,为那些牺牲在翼城的军民报仇。
张顺和卫兰也不认识张罗辅,也是张罗辅命大,聆敬阳带来的三军主将,愣是没有人提出对方主将是谁,聆敬阳让徐升赶回去,通知大部队启程,他率领直属部队和张顺部兵马,在管涔山南侧布防,等到下午,大部队姗姗到来,在各部兵马掩护下,百姓和辎重顺利通过管涔山防区,向着翼城方向奔去。
聆敬阳也没有过分关心管涔山是谁的部队,他一路向南去翼城,在他率领大部队离去后,山中的张罗辅长长出口气,他还真害怕聆敬阳认出来他,调集兵马围攻管涔山。
等明军全部离去后,张罗辅突然有想带部队回归崇祯朝廷念头,他始终觉得在外游击作战,并不能给清军带来实质性伤害,打定主意后,他召集部将,商议要不要回归朝廷?
部下大眼瞪小眼,认为建奴刚刚撤走,此时回归朝廷,岂不是送给朝廷一块肥肉,张罗辅想想也是,放弃回归朝廷念头,率领部队继续在管涔山驻守。
……
明军从管涔山往南,一路山再也没有看到其他势力军队
,花了十多天,来到太原府和平阳府边境线,在这里数十个哨卡,少数哨所有崇祯朝廷将士驻守。
哨兵看到成千上万举着大明军旗的队伍往边境线而来,哪里还有抵抗勇气,任由聆敬阳率领部队向着翼城前进,这些哨兵以为聆敬阳走后,能够继续放哨,可在后面的李如风将他们缴械,也带去翼城。
聆敬阳给李如风任务不仅仅是督军,还要适当补充新鲜血液到军队,这些哨兵在崇祯朝廷属于被排挤的派系,被打发到边境线驻守,李如风将这些哨兵集中到一起,一问才知道这些哨兵,竟然是贺珍部下。
他连忙把这个情报向聆敬阳汇报,聆敬阳一愣,数月前贺珍和他决裂,带着部队投奔崇祯朝廷,应该获得重用,怎么他的部队被赶到边境线呢?
聆敬阳和李如风摇了摇头,说道:“把这一路上散兵都带到翼城,我要让陛下用粮草来赎回他的将士,如果陛下不用粮草赎回,就把散兵就地编入到各军,扩大我军实力。”
李如风不折不扣执行聆敬阳军令,聆敬阳带着部队继续往南前进,一连十多天长途跋涉,终于有少数百姓开始抱怨,在距离翼城还有五十公里,一路上不断有百姓脱离大部队,对于百姓离去,李如风请求将百姓赶回来,毕竟他之前赶回来数十个逃兵,当着全军将士面鞭打,打的数十人遍体鳞伤,自那以后,军中逃兵行为几乎绝迹。
他以为百姓也不能离去,可聆敬阳却任由百姓离去,李如风也只好作罢,队伍距离翼城还有四十公里,这里开始出现少量崇祯朝廷骑兵斥候,两军并没有交战,聆敬阳令部队继续前进,距离翼城还有三十公里,终于有一支成建制部队,在大路上布防。
聆敬阳下令全军列阵,对面明军见聆敬阳作出进攻姿态,也连忙布阵,两军列阵完毕,这时从对面明军中走来一个大将,他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大路中间,大声吼道:“敢问诸位是哪一路
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