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北上(一)(2 / 3)

也就是这只清军,让高鼎很难受,清军统帅是王承允,是姜瓖的死敌,他突然撤回来,是不是要进攻太原府?

清军想攻入太原府,就只有从雁门关和宁武关进攻,雁门关有姜让率领一万多精兵驻守,而宁武关只有九千兵马,这九千兵马大多还是老幼病残,真正精锐部队也就他的本部兵马,只有两千余人,面对王承允数万兵马,他没有信心坚守宁武关。

但是他还是欢迎聆敬阳到来,聆敬阳是朝廷五军都督,和姜总督一个级别,他下令部下列队欢迎聆敬阳一行人,聆敬阳也很意外宁武关守军会这么热情。

高鼎上前自我介绍,他是姜瓖麾下参将高鼎,并且和聆敬阳表示,他和聆敬阳部将牛光天是挚友,聆敬阳眼睛一亮,他突然想起来高鼎是谁。

历史上姜瓖反正失败,被叛将杀害,可其他部下仍旧坚持抗清,其中就有牛光天和高鼎,一直抵抗到十多年后,才被清军集中优势兵力击败。

“高将军,真是热情啊。”

“都督,快请和我一起切军营歇息。”

“莫要客气,驱逐建奴,是我军人分内之事,你带我去宁武关,莫要让清军在你外出之机,突袭宁武关。”

高鼎像是等这句话,等了好久,和聆敬阳诉苦道:“聆都督,前些天有一只清军从延安府撤回来,正在大同城休整,末将有死守宁武关之决心,可清军人多势众,要是全军突袭宁武关,末将这点兵马难以抵挡清军进攻。”

“清军是哪一只部队撤回到大同府?”

“是以前的宣府镇总兵王承允,此人鼠手两端,投降李自成,又投降清军,和我家总督是生死敌人,末将已让快马潜入大同府,明日就会有王承允部兵马,装备等情报送回来。”

聆敬阳有些看不明白高鼎,和他说道:“高将军,你有九千兵马,又有山关险阻,怎么会害怕王承允的绿营兵围攻?”

“聆都督,这王承允撤回来兵马有两万多人,末将有兵马九千,可大部分都是老弱残兵,王承允发狠

猛攻宁武关,末将这点兵马着实不够看。”

聆敬阳和王承允部有过作战,认为王承允部兵马势力一般,并没有八旗兵那么大的威胁性,聆敬阳让他不要惧怕王承允兵马,并且告诉他,姜总督领兵支援雁门关,即将发动对大同府进攻,他们这一路部队负责阻击延安府清军回援大同府。

高鼎以为他听错了,聆敬阳竟然给他带反击消息,他和聆敬阳说道:“聆总督,我军兵马防守有余,可进攻大同府,不是帮助李自成吗?”

“这时候不帮李自成,以后就不用帮忙了。”

高鼎认为清军进攻延安府,对明军是好机会,可以等到清军和大顺军拼的你死我活后,再攻入延安府,将清军和大顺军全部歼灭,还可以把明军势力往西进入到大顺军的大本营陕西境内。

这种行为很短视,聆敬阳没有责骂高鼎,但和他说道:“我们不要等到清军把大顺军打得半死,那时候去支援就娶不到多大作用。”

“大顺军可不能太强,让清军狠狠收拾,聆都督不晓得吧,大顺军就像是野草一样,春风烧不尽啊。”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宁武关,宁武关守军打开城门,迎接聆敬阳进入,进入山关以后,聆敬阳看见里面的明军将士露出欣慰笑容,仿佛他这只兵马到来,可以将清军彻底击溃。

高鼎给聆敬阳和他的部队驻地在宁武关东城,朱飞带着数百士兵在这里安营扎寨,随军的数千百姓,聆敬阳给每人发放十天口粮,让他们全部回到榆次城。

可结果却让他大呼意外,很多百姓拒绝回去,纷纷请求留下来和将士一起战斗,聆敬阳认为民心可用,可他并不赞同让一群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那样只会无谓送人头,损失有生力量。

为此他强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