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
一进门就见皇帝好端端的坐在御书案后,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不是皇帝危险性就小了一半。
跪倒在地,放下药箱叩首行礼道:“臣王安国叩见陛下!”
“免礼!王院使请起,范安给王院使搬个锦墩,这么大年龄了哪能站得住!”
“谢陛下体恤!”王安国站起身来再次躬身行礼。
站在御书案旁边的范安应了一声,很快便将锦墩给王安国搬了过来,扶着王安国坐下。看到王安国坐稳后,朱瞻基继续说道:“把你叫过来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说,首先要恭喜你升官了!”
王安国一脸懵逼,自己这个太医院使已经是郎中的最高职位,还能怎么升?
“陛下!何出此言?”王安国第一反应是皇帝这是在戏弄他,不禁反问道。
“哈!哈!哈!”朱瞻基大笑道:“今天刚刚开完会议,中枢进行改制,太医院升级为医疗卫生部,成为朝廷十六部之一!
而你王安国就是大明医疗卫生部首任尚书,你的左右院判就是左右侍郎!”
王安国脑子晕乎乎的,以为自己这是在做梦,什么时候被称作中九流的医者能当二品大员了,这不是在做梦吧!他狠狠的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钻心的疼痛传入脑海,证明这不是在做梦。
“陛下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朕会拿国家大事开玩笑吗?”朱瞻基表情严肃起来,这也难怪王安国难以相信,就算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名医,也不可能登上二品高位,更何况王安国并不是什么大名医,不过是仰仗家学渊源而已。
“臣谢陛下隆恩!”王安国在锦墩上坐不住了,再次跪倒在地,五六十岁的人顶着一头白发不住的给皇帝叩头。
“范安!快把王院使扶起来!”
“是!”
没等范安过来,王安国自己麻利的爬了起来,躬身说道:“可有要让臣效劳之事,臣万死不辞!”
“说起来这事对你们医家来说是件好事,朕准备在全天下开办官家医院,让天下百姓都能看得起病。不过今后你们肩上的担子可就重了,而且你们的家学也要贡献出来,传授更多的有志于此道者。”
学医的跟其他手艺人不同,学医者并不藏私,只要有人愿意学这门学问,有这个天赋,都是愿意倾囊相授。不然他们也不会把自己毕生所学写成医书,就是为了自己的学问不会失传。他们藏私的是一些秘方,这些秘方都是好几代人总结出来的独门配方,全靠着这个方子挣钱养家呢。
后世的同仁堂为何屹立百年不倒,就是因为人家手里有秘方,云南白药也是同样的道理。
“陛下打算让臣做什么?只要臣能办到的就一定去办!”
“王安国!首先朕跟你说一下医疗卫生部的主要职责,为什么要叫医疗卫生部,那是因为我们常说病从口入,吃了不洁净的东西就可能生病。
医疗卫生部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治病的医,一个是防治病的卫生。你们的职责是一方面开办医院救死扶伤,一方面宣传讲卫生、树新风的活动。
尤其是对传染病的防治,朕听说江南多水的地方,百姓容易得大肚子病,这个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们要认真的研究,还有天花、鼠疫、伤寒、疟疾等等的传染病防治都是你们的职责范围,权力大了,责任也相应的增加。”
“陛下!这个看病臣和所有的医生都会,可是这个宣传臣不会啊!”
“朕没让你们去宣传,可是你们得说清楚为什么要讲卫生,你们要用生动的语言让老百姓明白,不讲卫生就容易得病,比如生水不能喝,喝了容易闹肚子等等!”
“那臣现在要干什么?”
朱瞻基有些无奈,这些技术官僚还是不太适合当官,这要是文官绝对不会这么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