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上锅灶,添上清水,外屋便响起了锅、碗、瓢、盆、勺的撞击声,欢快的胜似乐曲,装点着新年的喜庆。
这是一年中庄稼人最丰盛的晚饭,不但倾其所有,而且饱含着新年的吉祥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贫穷的家庭,过年也要让孩子们吃点荤腥,何况今年茹凤带回来的过年嚼果不少,再加上灵芝姐自己准备的,这顿大年饭就不再吝啬。
饭菜飘香,笑语欢畅,挤满了这两间小屋。六个碟子,六个碗,荡漾着浓浓香味的丰盛菜肴,摆满了桌子。
不要说是吃,就是看着也让人心花怒放。吃饭前,照样是充满虔诚的祭奠,然后是依次给端坐在炕上的凤奶奶磕头,以表示孝顺。
凤奶奶一本正经的端坐着,笑呵呵的从怀里摸出些小钱,分发给每一个晚辈,这就是过年习俗中的压岁钱。
每道菜都是凤奶奶先吃第一口,其他晚辈才能动筷子。酒也当然是凤奶奶先喝,其他晚辈才能去喝。
过年了,凤奶奶让每个人多少都喝点,哪怕是一小滴也要沾一沾,这也是习俗。可能是黑土地上特有的习俗,豪爽而泼辣。
福花和福刚一闻酒就晃头,但是凤奶奶还是用筷子给他们俩蘸一点,放到嘴里。说沾点酒吃完饭就能睡着觉,年午夜守岁好有精神。
欢欢乐乐,热热闹闹的吃完饭,收拾利索,凤奶奶嘱咐晚辈们都睡一觉,她则一个人坐在炕上摆纸牌玩。
灵芝姐和茹凤也不想睡,她们出去给马和驴加了点好料,然后回到屋里看凤奶奶摆纸牌。她们知道,奶奶不仅仅是在玩,也有算命的意思在里面。
天黑以后,屋里点上了蜡烛,而且是两只,就连外屋的窗台上都点上了一只红红的蜡烛,而不是平时用的麻油灯。
占强和两个孩子都已经起来,奶奶让占强领着两个孩子去外面,把自家冻的冰灯,放在大门两边的墙头上。
顺便把竖在院子里灯笼杆上的灯笼也点上蜡烛,高高挂起来,准备亮亮堂堂,红红火火的迎新年。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一家人就不再嬉笑玩乐,而是团团圆圆的围坐在一起,准备包年夜饺子。
今年的年夜饺子没少包,一个是今年包饺子的原料准备得比较充足,另一个则是考虑到茹凤初二就要离开家,多包些饺子给她送行。
还没到午夜时分,灵芝姐家也和屯子里绝大多数家庭一样,点起了红红旺旺的火堆,燃放起了鞭炮,欢庆新的一年到来!
灵芝姐家,这个失去了丈夫的家庭,是这些年里过年最喜庆的一个新年,最人气旺盛的一个新年,人人脸上都写满了欢乐!
屯子里的欢庆仪式一浪高过一浪,一个高峰接着一个高峰,欢乐喜庆在村子的上空回荡,久久不肯散去。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饺子,一边回味着刚才欢庆仪式上让人高兴的细节,一边比赛似的看谁能吃到铜钱,兴奋和快乐溢于言表。
连吃带玩儿的几乎守了一夜,天都快亮了,才合身睡了一大觉。吃完大年初一早晨的饺子,凤奶奶让一家人都去大街上转转。
大年初一出外走一走,是这个屯子里的习俗,凤奶奶说咱们也要这样做。于是老老小小一起走出了家里的大门,到院子外去溜达开心。
灵芝姐说前些年有钱的人家,都在屯子里办大秧歌,可自从日本人来了以后,就没人办了,年味比过去淡了不少。
灵芝姐和茹凤走出家门不远就停了下来,因为她们还要照看家,不能离家太远。凤奶奶说走够一百步就行,新年就有好运。
她则领着占强,带着福花和福刚往屯子中心走去,路上也是走走停停,东看看,西看看,跟屯子里的人热情的打招呼。
过年是快乐的,可离别却是痛苦的。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