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想的太简单了!】(求月票!)(2 / 2)

真的工作。

长江实业。

看到吴光耀的到来,长江实业的‘三剑客’立马主动的来到吴光耀办公室,准备汇报工作。

黎星率先询问道。“老板,澜湾别墅竣工在即,长江实业的下一步开发哪块地皮?”

长江实业目前储备的地皮一共是8幅,一共有102万平方尺,可谓是土地资源丰厚。

要知道,后世的李超人在1972年将地产公司上市时,物业和地盘才35万平方尺;

当然,70年代属于地产的黄金期,在1975年李超人就有了510万平方尺的物业和地盘,到1977年物业和地盘达到了1000平方尺,直逼‘地王’英资置地公司。

这个时代的地皮都在英资洋行手中,太古洋行的一个船坞就有260万平方尺,想想看有多么恐怖。

太古洋行七十年代才发展地产,可以说发展非常的晚,但是别人手中地多;

太古洋行把船坞迁移后,原船坞直接开发成太古城,大赚特赚!

太古城一共有50幢32层的住宅大厦,10000个住宅单元,可供45万人居住;

太古城还有一个规模巨大的商业购物中心——太古城中心。

想想看,光这一个项目,就够绝大数华人地产商仰望了。

“外面的地产市场怎么样,给我说说?”吴光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打听一下外面的情况。

据吴光耀所知,港岛自从‘港岛危机’解除后,地产业并没有快速发展,而是一直不温不火。

各方面因素都有,主要是受朝战的影响,美利坚对港岛实行贸易封锁,很多人对港岛的前景并不是那么看好。

有人这样总结道“一群不以港岛为家的统治者,统治着一群同样不以港岛为家的被统治者。”

所谓港岛人和港岛意识,才刚刚萌芽,大家都把自己看着是一个过客,早晚会离开港岛。

“不太好,一开始洋资地产公司本以为学了我们的‘卖期房’,就会大赚特赚,没想到市场并不理想,销量不佳,只能说比以前好一点点。甚至还有英资地产商认为,是华人只信任华人,有意和我们合作开发地产呢!”分管行政和销售的修焱兵说道。

“原因呢,你们有没有分析过地产为什么还没有发展?”吴光耀一听市场不太好,有点犹豫要不要现在就开发一块地皮了。

“我们一起分析过,原因有三第一,美利坚对港岛实行贸易禁运,港岛外贸额从1950年的90亿港币,到1951年只有了65亿港币,一年就下跌了28,这样让很多人并不看好港岛,所以房地产不温不火;第二,人心浮动,很多人还没有对港岛有真正的归属感,所以并无意购置物业,甚至无意长期居住在港岛;第三,20的首付款对很多家庭来说,依然高不可攀。”修焱兵娓娓道来,这些调查结果显然已经牢记于心。

黎星和史俊纷纷点头,显然同意修焱兵的观点。

吴光耀听完,以前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以为内地跨过鸭绿江,港岛的地产业就会爆发。

毕竟新增加这么多人口,总得要住房子吧!

然而,事实和自己想的偏差了!

看来港岛的地产业,应该是在1953年朝战结束,才会开始热潮。

那个时候,好像不少东南亚的资本进入港岛,出现了房地产建设热潮。

当然,1954年霍英栋那个‘炒楼花’也是一个房地产助力,而且非常的管用,但是吴光耀不打算抢这个招数。

吴光耀一边在思考对策,手一边有规律的拍着自己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