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不清为什么经她亲手熬出来的红豆稀饭那么好喝粘粘的、光光的、滑滑的,而且稀稠恰到好处,要是再加上一勺子白糖,那就更没得说,喝下去,那叫一个舒服,后来时间长了,便猜摩出,房子婆熬稀饭,分寸掌握的好,食料多少、水多少,中火烧开、小火慢熬。凡是经她手做出来的饭都好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政策实行改革开放,村子里很快有人响应号召,抢占先机,在村子周边开办小煤井,很快,房子婆也看到了商机,(煤井上招了很多远路工人,因为路远,吃住都在井上),她和父亲商量想去西沟底租地方去卖饭,父亲答应了,于是婆和爷就搬去了西沟底煤井旁边做起了卖饭生意,听父亲说因为婆(爷是给婆打下手)做的饭好吃,所以生意非常好,婆是变着花样做,面皮、凉粉、甑糕、臊子面、蒸馍、花卷、稀饭、小菜,看那些工人想吃什么,她就做什么,卖什么。只要隔一段时间,母亲就会磨一次面,白面装一袋让父亲或哥用自行车驮着给房子婆送去,黑面留给我们吃。房子婆为人得到,处事周,她和周围人的关系都会处得很融洽。
但是那年夏天,房子婆病了,父亲带着她到西安去看病,检查结果是肠粘连,当时就动了手朮,临回来时,医生叮嘱不能吃硬饭,但回来后,房子婆从不记口,父亲说她她也不听,她最爱吃硬饭,结果是父亲又带着她去西安做了第二次手朮,到第三次去时医生说再做不成手朮了,只能回家自己吃点药、自行调理,但她仍偏爱吃硬饭,没办法!
结果,那是几年后的一个大年初一,我和妯娌响午做好饭,身体没有任何的不舒服,但到吃饭时却一口也吃不下,免强硬吃了一个饺子,最后还吐了出来,当时我没有多想,但到第二天早上刚起床父亲就打来了电话,说房子婆去世了,我立刻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正月初五,房子婆的身体便带着她的一切长眠于村南南卯地下!婆的去世,就像是在我们的心上挖去一块肉一样,先是撕心裂肺地疼,过后的感觉是空落落的!
斗转星移,房子婆和爷已去逝好多年了,家乡也随着时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家也不例外,生活条件好了,哥把老屋重新整修了一翻,现在去看,老屋原来的样子已荡然无存,更别说房子婆和爷的痕迹,但翻出来的那些老照片、留在生命长河里的记忆和思念还在,一直都在!婆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直影响并感染着我,她的为人处世之道也一直让我心生敬佩!
你看,房子婆穿着浅兰有襟袄、戴着白色头帕、两边别在耳后、穿着黑鞋、黑袜、黑裤、绑着绑腿,迈着一双小脚向我走来……走来,一直走进了我的梦里……
金老三算得上村里的富裕人家,老婆一生只开了一回怀,生了个儿子,起名金宝宝。
金老三俩口一生没做过生意,也没有什么手艺,二十多年来就一门心思的务葡萄,成了村里有名的务葡萄能手。
他过去是受过穷的人,日子过得很细,手中有点钱就赶紧往银行放,乡党送其绰号叫”过不够“。
十里八乡村民都晓得他家境况不赖,虽说如今娶媳妇难肠,但上他家提亲的媒人却不少。
提亲的人多了,免不得他越挑越眼花。介绍一个女孩,儿子看着差不多,父母却弹嫌太花梢;父母看上的女孩,儿子却嫌太俗气。父母和儿子的眼光不一样,儿子要时尚的,父母要贤妻良母型的。挑肥拣瘦一直把儿子耽搁到了二十八岁。
宝宝年龄大了,提亲的人少了,不能再挑挑拣拣的了。
这一次,有人介绍一个长得白净姣好叫如花的姑娘。第一天来家就要上锅案,饭罢就知道收拾碗筷洗洗涮涮。人常说,第一影响最深刻。“不错,这婚事咱订了。”
两个娃通过三四个月的交往,金老三提出俩娃结婚,女方应充。
婚后夫妻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