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樊於期,杨端和你们两带着骑兵去看看还有没有聚集起来抵抗的秦军,并通知所有人前来后营集合!”王齮接着又对前来汇合的樊於期和杨端和下令道。——注1
“诺!”樊於期和杨端和闻令也是立刻翻身上马就带着人行动了起来。
而就在樊於期和杨端和离开以后不久,王翦也将所有缺少装备的士卒七拼八凑的拼出来了装备了三万士卒,加上之前的五万士卒共组成了八万大军,也算是和赵军有了一战之力。
而就在大军刚刚重组完毕,廉颇就率领着赵军出现了秦军的对面,然后廉颇看到对面严阵以待的秦军瞬间就停了下来。
“看来今天只能到这里了!”看到对面列阵的秦军以后廉颇就知道事不可为了。
已经不能继续打下去了,首先对面那严阵以待的秦军就不是一时能够拿不下来的,而秦军虽然因为一时突击造成的混乱四散而逃,但是他们正在造成的伤亡并没有多大,夜袭虽然能够造成更大的混乱但是同样的也使得他们无法追击。
一旦这些秦军掏出了营地以后反应过来肯定是会汇合然后重新回来的,而这里列阵的秦军将会成为一个聚集点吸引更多的秦军汇合,越往后秦军只会越来越强。
“撤退!”于是廉颇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不管怎么样这一次袭击也算是达到了预料的效果,所以廉颇也没有什么不甘心的,他也没想着就靠着赵军就能够一次击溃秦军。
廉颇率领着赵军退走以后,秦军开始召集汇合四散而逃的士卒,镇压混乱的营地,同时赵军的这一次袭击也使得这座秦军营地已经无法再使用了,于是王齮下令秦军后退三十里结营,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赵军再次袭营,拉开足够的距离好给秦军反应的时间,接下来秦军也需要好好休整一番了。
————————
注1关于桓齮和樊於期这两个人,虽然也有现代的学者说桓齮和樊於期是一个人,但那是毫无依据的猜测,仅因为这两个名称发音相似,所以一般都还是认为这是两个人,桓齮是在攻打赵国的时候败给了李牧,然后可能是战死了之后就没记载了,樊於期是跟着长安君成蟜并蛊惑其造反叛乱的,被王翦平定以后樊於期就逃到了燕国,后来荆轲刺秦就被燕丹砍了脑袋,但是在秦时明月里面樊於期跟着成蟜叛乱以后因为昌平君求情还留在秦国,然后秦时明月里面李牧明确说了败给他的也是樊於期,所以在秦时明月里面桓齮和樊於期是一个人,所以在本文里面就将桓齮和樊於期合并为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