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东方第一要塞(2 / 3)

守卫兵力就只剩下1340名。

具体情况如下:

野炮第3大队本部和113联队本部共170人,驻防于大寨与黄家水井。机枪2中队、辎重第1中队共180人,驻防大寨与黄家水井。

军旗护卫小队共30人,驻防大寨与黄家水井。担架3中队共400人,伤病员300余名,除重伤员外,全都被配属各阵地。驻防于黄家水井。

重武器有100毫米榴弹炮8门、山炮2门、反战车炮2门、高射炮4门。另外第一次中国远征军弃置的t26轻战车做为固定碉堡强化防卫能量,储备有100的粮食和弹药。

虽然松井秀治大佐从松山抽调走一半以上主力,但松山由于工事建造得无比坚固,整个地区全都已经要塞化,第8军要想攻克, 仍然难于上青天。假如守卫队伍没有能力守住松山,松井秀治大佐也不敢一次性抽调一半以上主力离开。

松山的战略地位无比重要, 它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紧靠怒江惠通桥,“前临深谷,背连大坡”,左右都是大山, 松山突兀于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桥头堡,扼滇缅公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里江面。而且掌握着怒江战场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还与腾冲,龙陵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松山不克,滇缅公路不通,交通运输困难,反攻龙陵、腾冲,就会得而复失。所以说松山战役是滇西战役中关键性的战役,松山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

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滇缅公路被切断。撤退到怒江东岸的远征军余部与日军隔岸对峙。

1942年5月日军进驻怒江西岸后,将松山作为警备中心、进攻据点和防御支撑点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开始进行阵地建设。1943年太平洋败退中,日军战略专家预见到松山作为支撑滇西和缅北防御体系重要支撑点的作用凸显为首位,于是决定将松山建设为永久性防御要塞。缅甸方面军15军命令第56师团派出工兵联队,并从中国滇西、缅甸、印度等地强征民夫1670余名(其中印度人80余人,东南亚华侨138人),昼夜施工。为保密,仅允许他们到大垭口为止。工事完成后,为完全保密,1944年2月21日至25日,丧心病狂日军将抓来的民夫以打防疫针为名,全部秘密注射毒药处死,并焚尸掩埋,战后在大垭口曾发现“千人坑”。

至1942年底完成第一期施工,后又以防御为主,对松山腹部阵地加固和扩建。至1944年5月,在中国远征军反攻前夕完成松山地区的要塞式堡垒防御阵地体系建设。在滚龙坡(日军称本道阵地)、大垭口(日军称中间阵地)、松山、小松山、大寨、黄家水井、黄土坡(日军称横股阵地)、马鹿塘编成7个据点群,每个碉堡全都以多个最坚固的母堡为核心,四周有多个子堡拱卫,共有子母堡40多座,堡垒互为侧防。

所有堡垒全都是地堡,一般分三层构筑,大致相当于把三层楼房埋于山体中。上层用于射击,下层用作掩蔽部或弹药粮食仓库,还在下层挖斜向坑道,把末端修筑成地下室,也有在下层四周修筑成地下室。堡垒上面用直径达70厘米圆木桩,排列成行,堆积四五层在圆木上面再铺30毫米厚的钢板几层,堆积泥土厚度超过1米,即使被山炮直接命中,也不能破坏。堡垒上部地面四周,用灌满沙石大汽油桶排列三重,桶与桶之间再夹几层钢板,桶的外部盖上被泥土,工事之坚固程度,即使被150毫米榴弹重炮直接命中都不能破坏,内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