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访宋(2 / 3)

乱世长生劫 乔释迦 3269 字 2021-01-19

素来听说宋人乃商民之后,善经营,颇富庶。所以,端木易和颜颜以为,这宋相对于刚刚经过的戴,怎么也要繁华不少。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端木易和颜颜惊讶不已。

才进入这边境,他们就只看到满目疮痍,十室九空。村庄破败不堪,田地荒芜寥落。一路走来,人烟罕至,莫说是耕牛驽马,就是鸡鸣犬吠也听不到一声。

“先生,这是怎么回事?”颜颜蹙起娥眉,不安地问道。

同样不明真相的端木易在环顾四周后,又仔细地查勘了几间空荡荡的院落,这才答道“恐怕是有了兵祸。”

这凄凉的景象让颜颜心生恻隐,不禁叹息道“唉,但凡有战争,苦得都是老百姓。”

此时的端木易倒是十分镇定,淡淡地说道“看样子是提前得到了风声,所有人都逃难去了。真好啊,至少没有死在敌人的刀兵里。”

看着端木易冷漠的面色,颜颜忽然觉得面前这个男人有些陌生。她不懂为什么端木易可以如此淡然看待眼前的凄凉景色。

未见过金戈铁马下的苍生涂炭,又怎能够理解生死疲劳后的不惊波澜。

因为这份不理解,颜颜不再说话,只默默地看着周遭的断井颓垣,心中怅然。

从破落的院子里走出来,端木易拍打掉肩头上沾染的灰尘,对默不作声的颜颜说道“走吧,此地不宜久留。”

说罢,便沉默着往宋国国境深处的方向走去。

颜颜跟在后面,心里第一次和端木易有了说不出又解不开的结。

两人继续往前,连续路过几个村庄,都是一样的情形。这让端木易不禁开始回忆起自己曾经的遭遇。

那些蚀骨的烽烟与夺命的锋镝,依然历历在目。它们叫嚣着,吵闹着,歇斯底里,不停不息地敲打着他那已渐渐麻木的心头。

终于,在路过的第七个村庄里,端木易和颜颜见到了人烟。

与其说是人烟,倒不如说是些正要逃难的村民。

这些向来踏踏实实,靠着勤劳的双手安居乐业的农民,此刻竟不得已要放弃家园,放弃土地,放弃一切的身外之物,远走他乡。

为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端木易主动帮一个年迈的老者分担起沉重的行囊,顺便攀谈道“老哥,怎么好好的,大家都要背井离乡啊?”

那老者看他是个样貌老实的年轻后生,便毫无隐瞒地说道“小兄弟怕是从别的国家来的吧。这长狄人啊,打过来了。那些家伙凶着呢,吃人肉,喝人血。咱们再不跑啊,就得死在他们手里了。”

说着,这老人脸上的愁容和忧色又加深了几分。

老人说得这些,端木易隐约有些印象。但因为前世的资料里,对这段历史记载过分简略。所以端木易也不清楚具体的情况。

按照端木易了解的,长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恐惧,是先秦时代中原百姓的通病。他们普遍认为,蛮夷戎狄,皆是文明落后的野人,只懂得茹毛饮血,不知道礼义廉耻。

这要是放在过去,端木易肯定还抱着前世的看法,认为先民对蛮夷之人的恐惧,是来自于不了解。

可自从经历了犬戎的祸事之后,端木易的想法有了改变。

有些时候,书里记载的凶残暴虐和惨绝人寰,真的远远比不上现实。

“那咱们这是要往哪去啊?”端木易问那老者道。

老人稳了一把肩上的行李,说道“去蒙邑。宋公下令了,让边境所有的百姓都去那避难,还在那里放了赈灾粮。”

说到这里,老人眼里尽是感激。

“没想到宋公竟如此爱戴百姓啊。”端木易也稳了稳肩上的行李,感叹道。

听端木易如此感慨,老人一下来了精神,激动地说道“小兄弟啊,我跟你说,你是不知道,这新任的宋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