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喜偷偷瞄了一眼中岛惠子,她也是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于是开始寻找话题,转移注意力“惠子,在你们这边,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吗?”
这边的文化和各种,李双喜其实多少也了解,就算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也耳濡目染,其实他之前不知道在哪里,有意无意看书,还是看到一些这边的资料,并且记下来的。
李双喜有个习惯,看到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都会记下来。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东西可能会救你的命,或者是帮你度过什么危机。
毕竟,华夏和这里的距离,也不算远。
其实说起来,两边的文化关系很紧密。
古代这里的文化主要得益于对华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其实这边是个善于学习,不耻下问的地方!他们崇拜强者,鄙视弱者。
唐朝时,这里十分仰慕华夏文化,不仅学习华夏先进的生产力,还学习华夏的文化及生活习惯方方面面的制度。包括这里的帝京都是仿照华夏那边布局建造的。
这里等于说全面照抄华夏的各个方面。整体复制了一遍。
再加上这里学习到华夏先进的文化之后,一直处于继承和发扬的阶段。
甚至华夏那时候的朝代灭亡之后,这边还以小天朝自居,觉得自己才是华夏文化的继承者。
甚至还自称为“小华夏”。
这里吸收华夏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正是在华夏文明的巨大影响下,到公元4至5世纪就渡过了野蛮阶段,进入了文明阶段。
华夏古代的时候在另一边的半岛设置四郡,大批华夏人从那里移民到这里,
雄略时期,在这边的大陆移民达18000人之多。
他们是华夏文化的传播者。到圣德期间,直接向华夏派人来学习,全面摄取华夏文明制度,为这边的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以后,这边又进一步大力汲取华夏文化。
自六百三十年到后面的两百多年间,这边向华夏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船,随行的有许多留学生。
十六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发展和大名领国独立性的加强,文化的世俗性和民众性日益浓厚。这个时期的文艺除了反映大名威武豪华的排场外,主要特点是反映新兴市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气息。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歌舞剧、诗歌以及风俗画等,如连歌、茶道、水墨画等的兴起。
李双喜其实早就想来这里看看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好了,也算见识了。
“恩,这样的地方有很多,单单在帝京,就有上百家。”中岛惠子回道。
李双喜一听,那还真是不得了,不过马上暗自道“不对呀,这不是要转移话题吗?怎么聊到浴场上去了?”
李双喜一脸的尴尬之色,此时此刻只想要找不相关的话题,然后将隔壁传来的异响声给抛之脑后。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越是想要忘记听到的,李双喜这时候却越是无法岔开话题。
中岛惠子看着李双喜的模样,猜想到了他内心的想法,率先道“李双喜,不如我帮你推拿放松一下吧,你最近也可是够辛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