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跌落山涧,还有几次,更是直接滚到山沟里去了,错非运气好,这赵良早已葬身在那大山之中。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幕,常斌心中颇为感触。
作为一个初来林县的外乡人,赵良都能如此,自己这个林县土生土长的人呢?
拿着朝廷的俸禄,作为林县的县令,治下百姓却是食不饱,穿不暖,自己有何颜面去见乡亲父老?
也正是这一夜,让常斌彻底下定决心,自己是该履行自己作为县令的责任,不能再继续浑浑噩噩下去了!
这番改变,自是令赵良大为欢喜。
二人不过短短数日,就成为了相交莫逆的知己好友。
三月的游历,令赵良见识颇多,也让赵良清楚的知道,这林县的症结何在。
从京城之中,赵良就知道,这林县之所以穷困,最大的问题便是在于水。
尽管林县境内有四条河流,可这四条河流,每到夏季,必会有洪灾爆发,将沿途的房屋,农田,冲刷的干干净净,只剩下裸露的岩石。
纵然不爆发洪灾,那旱灾也会如期而至,所有的庄稼直接旱死,也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这是林县的地形造就的这份景象。
也因此,赵良知道,要改变现状,唯有一条路,修渠。
而修渠,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从何处引水,最后又到何处,沿途经过哪些地方,都是难题。
胡乱修建,最后结果不是引不来水,就是引水引多了,直接冲垮河渠,要不就是沿途这里多了,那里少了。
故而,修渠,必须要有一位专业的大家,精通水文地理,再进行精密的测算,才能进行。
而对于水文知识,赵良一无所知。
而就在这时,赵良千方百计的打听到了距此百里之处,有一人名叫陈元石,精通水文地理,若是他能来,林县修渠之事,便有了着落。
于是,赵良当即前去拜访陈元石,希望能够请他出来相助。
却未曾想到,去了两次,皆是无功而返。
这第二次,作为林县主簿的赵良,更是直接被轰了回来。
陈元石性子古怪,反而坚定了赵良的决心,更知道,唯有请来这人,林县才有希望。
为此,自己就算是再去请一次,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