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不假思索道:“倭国。”
“平定倭国,对我军目前来说,应最是容易,因此此时他们正值内乱之时,我军甚至可以拉拢其中一方,然后借此出兵……”
“若是先攻其他地方,巴蜀之地就算攻下,短时间内反要牵扯朝廷大量精力,不划算。”
“云贵之地虽有数万之众,但如今要说威胁两湖,两广,那也不过是自不量力。”
“占城虽好,可目前我大明内部已有江浙,两湖一带可以供应粮食,需求性不是很大。”
“而甘肃西域,最为要紧的便是向此处移民,夯实大明在此根基,此乃长久之计,一时一日看不出效果。”
“唯有先攻倭国,攻下之后,只需驻军即可,旁的事务,通通可以暂且搁置。如此一来,朝廷精力被牵扯将会极其有限……”
这账算的……
徐达此刻亦是不得不承认,朱标提出的这份方略,绝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偶有感触,这分明就是蓄谋已久……
他么的,连先打哪个,后打哪个,怎么打,这都算的清清楚楚……
“殿下,兵者,乃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我大明如此兴兵动武,攻伐邻国,于国,于民,只怕是大大不利……”
“再者说,我大明乃堂堂正正王者之师,若无名目就出兵攻伐邻国,亦是有失王者风范……”
殿中突兀的出现这些话,令众人皆是侧目。
朱标也是好奇了,这是哪个小可爱说出如此愚不可及的话语?
当看到那人,宋濂,朱标就不奇怪了。
这宋濂长久受到儒家的熏陶,有这样的思想并不奇怪……
朱标还疑惑宋濂怎么出现在这种场合,不过细想想也不奇怪。
这宋濂还是有用处的,起码写的一手好文章。
老朱也非常懂宣传的奥妙,北伐进展如此顺利,除了前线将帅士卒分外给力以外,就是宣传的好。
百姓们一听到朝廷的宣传,纷纷归附,许多地方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而当时北伐起草的檄文就是宋濂主笔。
好的笔墨,亦是可以杀人诛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