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队人马在荆省的省城分开,楚婕一行人先去徐良才家里做客,过省城而不入家门,这不是当亲家的礼数。
徐父特地到火车站来接,和安大有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亲家,辛苦你们了。”
徐良才调到京城去,固然有他自己的能力,姻亲也使了大力。儿媳妇安秀萍又在上大学,徐良才忙工作,平日里孙女全靠安大有夫妇照管。
徐父给在家附近开了招待所,徐母在家里做了一桌的饭菜,热热闹闹吃了一顿。
徐母跟李芹道“我已经跟单位说好了,等秀萍快生的时候,我就请个长假,上京城给秀萍伺候月子去。本来,四月也该是我来带的,累了你们……”
嗨,都是自家的孩子,哪有什么谁该谁不该的呢?
徐母这并不是对安秀萍没有重视,实在是她还没到退休年纪。倒也可以提前退休,这不是孩子们都劝吗?说现在人手也安排得来,您老多热爱工作的,尽情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吧。
楚婕也很鼓励徐母追求自己的事业,咳咳,倒不是别的高大上的原因——主要是,徐母要真退休回来照顾四月和小二了,安大有夫妇指定不会跟着安秀萍继续在京城住了,他们更不会愿意跟自己住着,那就只有回安家村了——可这样岂不是叫老两口跟小崽子们分开?
她心机得很,生怕徐母一个心血来潮提前退休了,拉着人笑。
“伯母,就该这样!伟人都说了,妇女也顶半边天的,凭什么咱们女人又要忙事业又要惦记家小呀?从前边工作边带孩子,好不容易养大了,还得再替他们的下一代发光发热的,这算什么?咱们就要给家里的女孩子们看看,我们是有自己人生的,才不要为了他们牺牲呢。”
李芹最是实诚的,她反正没听出来阿婕的潜台词,倒是这半年和楚婕朝夕相处的,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很是赞成做长辈的要用实际行动为后代做好榜样——可恨她只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也没有什么事业可以追求呀。
那就,让我的孩子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追求吧!
徐父和纪东方聊得也挺好,主要是现在出来的新政策,竟然是要开放经济了,那向来的计划经济还能搞多久?开放之后,又有哪些政策扶持,对于他们如今的厂子又会不会产生冲击?
纪东方自然会不知不觉给掺杂些楚婕从后世带来的私货,徐父的感觉是很敏锐的,立马就想到一个竞争力问题。
“如果政策进一步放宽,让资本重新回到市场中,只怕我们现有的厂子会受到莫大的冲击。”
他在大厂里工作这些年,也并不是底层挥大锤的,分析力和判断力都不弱。作为领导层的一员,他对于厂子的弊端看得很分明尸位素餐的人存在,蛀虫也存在,然而这竟然还不是最致命的缺点。
致命的是什么?是僵化的思维和程序。
纪东方的思考则更深入一些“咱们老百姓这么些年已经建立起来观念,进了厂子端着铁饭碗才是好的,单位不光管吃管喝管洗澡,还管住房甚至管介绍对象。这一代人对于厂子的热爱是实打实的。可等到时代变化了,观念也会跟着改变。厂子能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少,可并没有其它的替代性功能结构出现。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工作之外,需要凭借个体的力量满足这些功能需求。”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要付出的成本是直线上升的——工资的增长速度,很难追的上成本增长的速度。这中间产生的矛盾应该如何去调和呢?
徐父长久沉默,所有的改变都伴随着阵痛,伴随着我们或许还看不明白的荆棘和陷阱。
这顿饭吃到很晚,小崽子们都呵欠连天了,徐父这才依依不舍把他们送到招待所里去。
房间里并没有单独的浴室,一家子排队上公共的洗手间去洗漱完毕,小崽子们已然东倒西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