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王道还是霸道(2 / 2)

重的样子,施礼后就离开了。

唉……

李世民长叹了口气。

其实他又何尝不想让罗太岁一查到底,看看到底是谁,胆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做小动作,完全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可是,身为帝王也有诸多不得已之处。

要知道,上次和五姓七宗暗通曲款的官员名单现在还摆在他的龙案上……

李世民的思绪一下子飘远。

犹记得初登帝位的时候,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江山。

大乱之后,如何求治?

究竟是“王道”还是“霸道”,选择一种怎样的方式来治理天下,李世民和大臣们曾经有过一番关于施政方面的讨论。

身为君主的李世民首先抛出了话题,他说道“本朝承大乱之后,人民恐怕不容易接受仁治教化,想要求得天下大治,恐怕也不容易见成效。”

“不然。”

对于他的观点,魏征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长期安定之人容易骄逸,骄逸之人才难以教化。

而现在百姓久经战乱之苦,非常渴望和平,才容易治理。

就像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觉得可口,什么水都觉得好喝一样。”

李世民有意提出质疑“贤明的人为政百年,才能祛除残忍好杀之风。

大乱之后,欲求大治,怎么能像你说的那么容易,短时间内达到?”

魏征胸有成竹的答道“百年而治者只是平庸之主,而非圣哲之君。

若明君施政,上下同心,四方响应,相信大治并不太难,三年成功尤嫌太晚!”

这一番奏对顿时说到李世民的心中,并无时不刻在李世民耳边环绕。

直到从李丽质口中听到罗太岁那句斩钉截铁的话“不出三年,李世民将还天下人一个大唐盛世,成就千古一帝!”

所有声音消失了,目光所及之处只剩下一个目标。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交出一份耀眼的答卷,向天下人证明,由他李世民来执掌天下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

他将开创一个盛世,名垂青史,成为千古一帝!

当然,他知道一切不会这么简单。

别的不说,单单是不良人一案,就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现今的长安暗流涌动。

考虑到此案可能会造成的裂痕,他必须出手将其先压下来,再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尽可能的聚拢人心,齐心协力治理国家。

这才是当前之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