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写完了,我长舒了一口气,似乎却又言犹未尽、意犹未尽。
这部小说来源于生活,几乎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在虎口敬老院待了四年。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甚至一部分人还都是本名。
离开敬老院恍然间,竟然都已快十年了。
我也惦记那里的老人们,曾回去看过他们两次。
只是再后来,生活艰辛,家里又生了许多变故——母亲重病、父亲车祸……
如今,近乡情更怯,我已不敢再回去看老人们了……他们过的还好吗?不知又会少了谁?
不敢想,也不敢问。
上个月,那里的一个朋友发给我一张照片——是她早上出去散步时,偶然间碰见了叶宝林,就随手拍了发给我。
照片上,宝林叔佝偻着腰,步履蹒跚地正在路上走着,右手还掂着一个袋子在拾着破烂……
朋友说,宝林叔年纪大了,已经离开了敬老院。
我瞬间泪目……
因为我知道,镇里的敬老院,囿于种种原因,只能收住身体好点儿的,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人……
也许,这就是“混子”只顾攒钱,连牙膏都舍不得买的原因吧——
听说他把钱都给了他侄儿,他侄儿才答应在他年老,生活不能自理时,给他养老和办身后之事……
大老王、老章、老唐、老车、张学友……莫不如此。
逢年过节,总是他们买了东西回庄子里去瞧自己的侄儿侄孙,却从来也没有人来瞧他们。
他们可怜而又孤独,他们更渴慕亲情啊!
我多么希望老人们的兄弟姐妹们,和他们的儿女,能在逢年过节时,主动接老人们回家团聚下,或者去敬老院看望看望他们……
我只恨自己能力有限,至今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惦记他们,祝福他们……
老贾奶奶,还在院里吗?她可是答应过我,要活到一百岁呢!
快乐的顾高叔,他还好吗?
“混子”葛叔,他一直想吃我做的红烧茄子……
张学友张叔,如果还在世,他快八十了吧?早就不能四处撵好挣红包了……
老范叔,应该还在吧?可王老奶奶还在的话,该快九十了吧?
大老葛叔,老丁叔,他们也该一笑“泯情仇”了吧?
金宝也早已长成翩翩少年了,他又回去看过他的老李奶奶吗?
小胖子都长成大小伙了吧?
花子找到了吗?
张东臣叔,他还能做手工编织吗?他的儿女又再去看过他吗?
我门前的海棠和石榴花,又独自开了几次?谢了几次?
燕尘,他又去富乐山海棠园看过海棠花了吗?
……
我一直想把这些经历都写出来,写成小说,形成文字上的存留和纪念,告慰那些老人们,我从来没有忘记他们!
至于这部小说的成功失败,我并不在意。
写出来就好。
写完,正是小雪时节。满眼西风百事非。
这是现实主义,是写实,也许并不合大众快餐式消费的胃口。
但我只是写了自己最想写的。
谢谢,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