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1 / 2)

“秦”作为古代独立政权的国号,仅仅有如下表所示的5个政权在使用,看着很少么?比算上唐尧的大唐还多一个呢,没想到吧。

那么,这5个秦政权又是为什么自称为“秦”呢?史家“习称”又是怎么来的呢?且看笔者一一道来。

秦最初是一个地名,大致在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秦安县、张家川一带,是嬴姓“飞廉-恶来”支系的后代始受封之地,受封时间大抵是西周中后期的孝王时代,受封者是秦非子,在此之前的西周前期,由于飞廉、恶来父子在商周之际站到了商纣王的一边,所以“飞廉·恶来”支系并不怎么招周王们待见。而且恶来兄弟季胜的后裔造父,还能早恶来后裔一步,被周穆王赐封于赵(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以至于飞廉-恶来-非子一系的秦国主君还会被太史公认为“氏赵”,难道太史公看到了什么关于恶来后裔在穆王到孝王之间与季胜后裔搭伙氏赵的黑材料?

从秦非子受封于秦开始,再加上日后秦国的东进,天水以下的渭河谷地便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了一个响亮的别称——秦川。可以说,整个“秦川”的得名,反而是秦国不断东进奠都“反哺”而来的一个大地名呢233,秦邑-西垂-汧邑-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秦垂在今甘肃天水辖境,汧平雍在今陕西宝鸡辖境,泾栎咸在今陕西咸阳或西安辖境。可以说,凡秦之所都,均为“八百里尘土飞扬”的秦川。

由于此秦的声威、业绩太过显赫,所以一般在历史语境中称“秦”的,也就只此一家、别无歧义了,大不了再加上个姓,以“嬴秦”称之。

那么,回过头来看,“秦”字的本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说“地宜禾”;《韵会》说:“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润也”,那么“周”如果是“田”,秦又是“禾”,这可巧了,“汉”还是“天河”哩,“周秦汉”凑一块,可以躬耕关中哩,美滴很,要不再加点儿“唐”,形容一下庄稼秦的长势喜人?

秦从周的附庸,一步步成长为战国一雄,甚至最终成为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在“秦川”(今天的关中天水经济区233)一待就是六七百年,直接如同晋之于山西高原、齐鲁之于山东半岛、燕赵之于河北平原一般,成为关中、天水一带在历史长河中经常被官方行政区划与民间俗称重新启用的地名。虽然在秦亡以后,国号被“汉”霸屏了四百多年,可一旦“汉之篡代者”魏晋不争气,秦便又被割据关中陇西的政权请了回来。

苻洪建立的三秦王国与前秦(关中)、姚苌建立的后秦(关中)、乞伏国仁建立的苑川王国与西秦(陇西),均为当时的非华夏族群在秦川故地建立的秦政权,其得名原因当然也便很简单,无非就是想要利用五百年前齐天大圣(划掉)秦王的名号来煽动起一定的政治号召力,弥补自身统治威信的不足。

当然,像苻洪老先生这样搞出一个“三秦王”的名头,就真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幸亏苻健改称秦王,否则苻坚这个一心汉化的有文化老好人,当然也要改称秦王了啦。

前、后、西秦的习称,除了前后秦也被冠以姓氏,称作“苻秦”与“姚秦”以外,由于三者的时代比较接近,便以影响较大的两个为前秦、后秦,而影响较小(几乎成天和“群凉”玩耍)的乞伏秦,则由于位于前后秦国都的西方,所以被称为“西秦”,命名方式类似于同时期的东方“五燕”(前后+西南北)。

然而,前、后、西秦最终也难逃如同秦朝一般昙花一现的“厄运”,先后被当年吃了不少闭门羹的老冤家“晋”与“魏”,甚至老冤家的手下败将“宋”一起祸祸完了(手动滑稽)。然后呢,又在唐式霸屏以前,出来“蹦跶”了一年半载。

在隋末群雄之中,西秦霸王薛举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不仅名头乍一听很像那西楚霸王项藉(韵脚